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社会和谐


        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联系,只能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以解决。分析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育公平:

  首先,提高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在照顾各地历史形成的差距时,应当将逐步缩小地区差异、城乡差距作为重要原则之一。新的教育发展布局和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同时,加大对西部地区和贫困群体的教育支持,重点是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缩小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在初中教育上的差距,提高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初中教育普及率。建立具有权威性的教育公平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把它纳入社会发展统计评估体系之中。

  其次,政府应当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受益者虽然主要是个人,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是提供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不管政府是否愿意,都必须履行提供公共产品这个基本职能。否则,政府就是失职,就是“缺位”,就是该做的事没有做,该做好的事没有做好。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应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和愿望,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一句话,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政府是天生的“第一责任人”,谁也不能代替政府,谁也代替不了政府。

  第三,统筹教育资源。国家应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保证各阶层尤其是贫困群体的子女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中央一级的教育投入与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向贫困群体的子女倾斜,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地方政府应改革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打破现行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的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收义务教育的制度,在教育财政拨款时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财政预算。坚决取消借读费,以鼓励公立学校接受流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消除在学校内部人为区分借读生和本地生的不平等状况。

  第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应当按照《教育法》和有关规定保证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一方面,切实纠正对教育投资重视不够、把“政府的责任转嫁到学校头上,最终转嫁到学生家长头上”的倾向;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实行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制,进一步实现教育开放,放开、扶持和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吸引和促进社会资源向教育的流动,满足教育快速增长对教育经费的强劲需求。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教育投入的总量和比例,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国家的教育投资应该更多地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和生活贫困的学生,保证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只有具备充分的物质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公平才有可能实现。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就是提供公平的个人发展机会,而公平的个人发展机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第五,整治教育不端行为。加强教育立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合理的教育制度和完善的教育法规,不仅优化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而且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当前,应当加大治理教育不端行为的力度。教育不端行为是一个危害性很大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治理教育不端行为,从“自律”方面来讲当然要靠教育行业,主要的、长远的还是要靠制度和法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义务教育 缺失 平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