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思成恨 导致举止出格
而杨子损毁同学新文具的行为,恰恰反映出问题的症结———因思成恨。华中师范大学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有关,越是和父母关系密切的孩子,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是明显。当父母的关心成了一种强烈的刺激,导致睹物思亲的杨子但凡看见伙伴有新文具,都会认为那是伙伴的父母亲刚给买的,思念瞬间转化成愤怒和嫉妒,随即实施故意损毁行为。这正体现着留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得失”的常见心理问题。
自负、自卑 关注留守儿童两种心理
福州仓山实验小学的心理老师陈燕认为,“留守儿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过度受宠导致自负心理,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都很不好,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另一类是自卑心理严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面对这些孩子,老师要多付出一些努力和爱心,从细微的小事情上关心孩子,例如帮孩子整理扣歪的衣领或红领巾,特殊的日子送给孩子一件小礼物……让孩子感到父母不在身边时还有老师在重视他、关注他,不至于被冷落。
“5+2=0”
全国人大代表马丽列举了两道形象的数学题:“5+2=0”,就是说5天学校生活加上2天缺乏亲情的周末生活,很可能使教育的结果归零;另一个是“3+2-5=0”,就是说30%的学校教育,加20%的社会教育,如果减去缺失的50%家庭教育,培养效果还是等于零。
呼吁更多男老师关注留守儿童
何捷老师认为,平时家长们工作再忙碌,建议每天至少晚餐要在家里与孩子一起吃饭,可以在饭桌上与孩子交流,了解当天学校里发生了些什么事,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其次,如果家长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将孩子“留守在家”,那么也要有监管人担负起缺失的父母角色,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
除此之外,何老师呼吁有更多的男老师加入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工程中来,因为现在有许多小孩子更缺乏父爱,加入这个工程的老师,可以通过家长会跟踪调研这些“留守孩子”的成长历程;或者组织几个家庭成立互助团队,让“留守儿童”轮流到一些完整的家庭里互换角色,体会家庭的温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7-10-17/14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