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步放开,人们有了更多职业选择的机会,企业也能在 市场上自由地招聘人才,原本计划分配的劳动力就业体系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转变。由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的密切相关性,国家每年都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以保证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水平。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了多年之后,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增长率有所放缓的时期,即进入减速换挡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担心是否经 济增长率的调整会影响到就业的稳定问题,如何看待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
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过程,就业保持平稳变化,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仍然面临着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
(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步转变为中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645.2亿元,到了2013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已经达到了568845.2亿元,36年间我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5倍。从经济增速来看,1978年改革开放的刺激效应带来 了当年经济总量11.7%的增长,在此之后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导致的名义经济增长率虚高,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经 济短暂减速,35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其中“十一五”时期高达11.2%。但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回落至两位数以下,近两年经 济增长率降至7.7%,可以明显看出经济增长已经开始逐渐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
(二)我国就业始终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从就业数据来看,相对于经济增长的上下波动,就业始终保持了一种平稳增长的状态。从2009年到201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一直在不断稳中有增。2009 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为1102万人,到了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经达到了1310万人。今年上半年已经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已完成全年 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73.7%,预计有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从失业率的情况来看,近十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 下,在经济活动人口增加的大背景下,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意味着就业总人数保持上升的趋势。与现实更加贴近的调查失业率的发布,也显示出我国就业保持稳定的 基本趋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已连续4个月下降,因此总体的就业情况依然保 持稳定。
(三)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均存在结构性问题
从产业构成的角度看经济增长的结构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13年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了10.0%;第二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出波动的特点,总体上而言保持稳定,在2013年时略有下降,为43.9%;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表现出上升的态势,2013年第三产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了46.1%,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比重。但总的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发 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面临着结构性矛盾,需要进行经济增长的结构转型。从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来看,2013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分 别达到31.4%、30.1%和38.5%。与经济增长的结构相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就业人数占比仍然较高,而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明显不足,没有充 分发挥就业吸纳作用,因此就业结构也面临优化的问题。
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稳定就业
并不矛盾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平台,由于我国总体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种调整变动使得我们能够在新的增长水平上实现就业的稳定变化,所以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稳定就业并不矛盾。
(一)经济增长到达一定阶段必然面临增速回落的问题
首先应该看到,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十分脆弱的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很小,因此经济高速增长不仅是可能实现的,也是迫切需要实现 的。然而经过了这些年持续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增长也面临着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在 确保一定的经济增速的同时,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牺牲一点经济增速来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可以说,之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是在低水平上的跨越式增长,而到现在我国经济将进入高水平的稳健式增长阶段。与此同时,我国产业重心正在逐步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2013年第三产 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然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第三产业,因而三次产业结构的这种趋势性变化也使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可避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4-09-09/13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