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职业农民队伍成长壮大的环境,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让职业农民这一群体有稳定的、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入。如果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入,少数农民就不愿意离乡背井、蜗居城市,谁来种地就不会成问题。至于谁去做职业农民,交给市场、交给农民自己去选择。农民为什么不能取得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益?核心是农业的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培育职业农民在配套政策上,必须从三个方面着力。
首先是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解决农业经营规模小的问题。职业农民要获得相当的收入,必须具有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土地流转仅仅停留在农民自发的层面还不够,供求信息不对称,流入户、流出户之间谈判成本高,必须有政策和项目支持。通过土地登记、确权、颁证,让外出打工农民感觉到把土地流转出去更合算,安心把土地流转出去。在县乡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鼓励农民在公开市场按照自愿、公平、公开的原则流转土地,减少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
二是合理的农业扶持政策。有了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仍然不能有效解决职业农民的稳定收益问题,因为流转土地要付费,而且近几年土地流转费用一直看涨。现行的种粮补贴政策,实际上是对承包权的补贴,对拥有土地承包权农民的刚性收益补助,土地的实际经营者没有得到。除去支付土地流转费用,还要支付对细碎化土地的田坝平整、农田整理等费用,职业农民从规模收益上取得超额收益,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在农业扶持政策的设计上,要加大针对农业经营权的补贴,实现谁种地、谁受益;还要加大对土地整理和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减少职业农民的前期投入。通过政策性的有增有减,使职业农民有望得到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入。
三是金融扶持政策。资金是职业农民经营创业的瓶颈,可以通过政策性担保、农房抵押、流转土地抵押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贷款,帮助职业农民完成农业创业的第一桶金。
把外出务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培养成职业农民,还需要提供接受教育、提升技能的基础条件和相应的支助政策。作为以农为业、以农为生、有家有业的社会群体,职业农民在教育培训的要求上已经不同于兼业的普通农民和刚刚离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弹性学习和政策支助要求。
系统性要求。职业农民不仅要知道农业技术和经营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既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系统性学习和训练,有助于职业农民应对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举一反三,总结规律,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既往那种一技一培的应急式培训已难以满足职业农民的要求。
实践性要求。职业农民要能动手,善操作。农业作为培育和采集生物生长果实的产业,气候、环境对农业生产的操作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学的实践性要求高,仅仅讲解理论、黑板教学远远不够,要通过在园区、企业、基地办班的方式,聘请在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授课,结合实地观摩,现场指导,才能真正取得效果。
弹性学习要求。成年农民要养家糊口,不可能像初高中毕业生那样接受全日制学习。必须实行弹性学制、半农半学、工学结合,逐步形成因人因地、宽时限、重实践、结总账的教学考核体系。
政策支助要求。农民参加学习要付出误工成本、交通成本、甚至食宿成本,以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每日要200元以上,如果再加上其它学习费用还要更多。高昂的学习费用、有限的支付能力,职业农民参加培训国家必须给予更多的政策性支助。
目前,职业农民培养的政策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支助政策上尚无全局性的突破,必须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加紧调研论证,及早推出全面的支助政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4-09-03/13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