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乡村断裂


 

  与老一代农民工自我定位为城市的“过客”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有着融入城市的渴望。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两次会议都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总体部署。在此背景下,如何让农民工这一城镇化的主体人群逐渐融入城市、将农民变成市民等问题更加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围绕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乡村断裂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一般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多为“80后”、“90后”的农村劳动力,也称第二代农民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林平表示,和老一代人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于市场经济的孕育、萌芽、成长和基本成型的过程之中。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秀华曾采用与广东、湖南等地的相关社区组织合作的方式,有目的性地在进城农民工中进行无结构访谈和发放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上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他们从内心排斥农村,渴望成为城市人。对他们而言,农村,已经成为一个 “回不去的故乡”。

  “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城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上海大学教授沈关宝告诉记者。这部分青壮年,接受完初高中教育就进城打工,并没有真正做过农民,他们走向工作的开始,不是农业;他们从意愿上不愿做农民,从技术上也做不了农民。在沈关宝看来,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的乡村社会存在某种程度的“断裂”,甚至不可弥合。于是,才有了一些这样的感叹:“城市是到不了的远方,农村是回不去的故乡。”

  在现实面前,对于很多进城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融入城市或许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表示,2000年前后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目前仍然年轻,他们还未到作出决断的时刻。但他们有的已经成家,生育子女,逐渐感受到了极大的生活压力,对城市的浪漫想象逐步破灭,一些人已经开始盘算以后的生活。

  力求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未来将有上亿农民工逐步市民化,对于他们来说,未来将“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好的日子”。但我们应该看到,农民工融入城市将是一个浩大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刘林平从社会变迁的宏观视角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当前的社会情势下,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只有劳动身份而难有公民身份,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式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非工非农的尴尬地位:既无法在城市定居,也难以回到农村生活。他们频繁往来于农村和城市之间。

  “除了户籍羁绊这一制度性因素之外,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还受到很多因素制约。”邓秀华告诉记者,由于农业生产、生活经历的缺失,城市文化不断消解着他们对家乡存有的情感认同;同时,由于身处城市这一“陌生人”社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重构困难,难以获得情感支持。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程度较低,由于缺少组织依托,他们的想法和利益得不到及时表达。这种体制性的边缘化,致使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不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难以融入城市。

  贺雪峰认为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与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关,他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位置,利润较低,使得进城的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难以在城市中体面地生存下来。

  完善现有城乡社会体制机制

  “农民”变“市民”难以通过农民工群体自身的努力实现,需要获取有效的支持。

  邓秀华告诉记者,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环境,这就要完善法制,创新现有的城乡社会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拓展社区普惠式关怀,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享有同城市常住人口一样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邓秀华表示,可以预见,新生代农民工中绝大部分人,将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并向市民阶层转变。因此,只有加紧将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制度设计,并且在操作上具有可行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外出务工 核心 定位 总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