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 曹华)10月26日16时12分,2500余名拾花工结束了今年的“淘金之旅”,怀揣两个多月的拾花收入,乘坐乌鲁木齐开往江苏徐州L208次临客列车返乡。
据了解,这是今年冬运乌铁局首趟开行的拾花工返乡专列,标志着今年冬运新疆铁路农民工返乡运输正式拉开帷幕。 据铁路部门介绍,由于今年新疆地区气温偏低,棉花采摘期从9月中下旬开始,比以往推迟了10天左右,拾花工返乡客流预计11月8日至12月将出现高峰,与 其他来疆务工人员返乡客流形成叠加,使得今年冬运农民工返乡运输工作时间更加集中,时限性更强。
26日16时,记者在乌鲁木齐火车站候车大厅里看到,密密麻麻的返乡拾花工都在焦急等待进站,他们大多面色黝黑,随身带着大包小包,其中以河南、山东和甘肃的返乡拾花工为主。
“我在乌苏甘家湖牧场拾了两个月的棉花,挣了5600元。”来自河北邯郸县的农民工王军民对记者说,其他老乡大多也在5000多元,个别人能挣到6000多元,上7000元的很少。
在记者调查的12位拾花工中,拾花地点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的昌吉、乌苏、奎屯等地,拾花时间在50天至60天不等,其中8人收入在5500元至6000元,3人超过6000元,1人收入4500元,拾花收入普遍在5000元至6000元间。
“今年来疆拾花收入普遍要比去年低,主要是因为天气影响导致棉花减产。”来自河南汝县的拾花工杨起对记者说。杨起今年63岁,已连续7年来疆拾花,今年她和同乡孙娟两人一道前往沙湾县拾花,每公斤1.8元,干了50多天,杨起挣了6200元,孙娟挣了6100元。
“今年,我下地时头遍花刚开才挣到6100元,去年我下地时间晚,只赶上二遍花,却挣了6000多,一对比就看出,今年拾花收入要低于去年。”杨起说。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5月至7月,我区产棉区普遍气温偏低。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7月曾预计,受天气影响,我区棉花减产已成定局,减产最 高可达10%,其中南疆减产大于北疆。再加上9月进入棉花采摘期后又遭遇低温和霜冻,导致棉花产量下降,也直接影响了拾花工收入。
记者查阅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过去5年发布的拾花信息发现,实际上从2008年至2012年,拾花工人均收入随着拾花价格的上涨呈现快速上 涨的趋势,如2008年兵团人均拾花收入为2500元,2009年为2793元,2010年为4660元,2011年为5990元,2012年更是创纪录 地达到了6330元,人均拾花收入较5年前翻了一倍多。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拾花价格由2008年的0.8元/公斤一路涨到现在的2.0元/公斤,也翻了一倍 多。
不过记者也发现,尽管拾花价格和拾花工人均收入在过去5年均已翻番,但兵团每年支付的拾花费总额却没有大幅增长,如2008年兵团公布的支付拾 花费总额为21亿,到2012年时支付拾花费总额也仅为25.42亿,2013年数据虽然尚未公布,但从已公布的种植面积和机采棉面积数据,再考虑到天气 减产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兵团支付拾花费总额不会高于去年的25.42亿。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兵团每年公布的拾花价格和拾花工人均收入数据基本能代表全疆的情况,但支付拾花费总额增速不大却和兵团近年一直推动的机采棉 有很大关系。“说到底支付拾花费总额是由人工拾花面积和人均拾花收入决定的,对兵团来说,虽然支付给拾花工的费用使其收入翻番,但人工拾花面积却在不断缩 小,导致支付拾花费总额的增速并不大”。
据了解,兵团每年实际到位的拾花工人数由2008年的68.6万人下降到2012年的3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减少10万元左右。与之相对应的是,兵团机采棉亩数由200万亩上升到500万亩,一减一增,使得兵团每年支付的拾花费总额增幅不大。
两个月赚上5000元或6000元,拾花工是否满意?对于该问题,记者采访发现,来疆拾花吸引力已大不如前,其中中青年拾花工大幅减少,老年群体日渐成为主力。
“说实话两个月赚6000多对我没什么吸引力,现在到内地沿海城市打工每月3000元的工作很好找。”30多岁的孙娟与记者说话时,伸开右手, 她的大拇指、无名指和中指指甲处均有多条深裂纹。“拾花时要用这3根手指去采棉,被棉壳刺伤形成裂纹是很正常的。另外,我们每天基本是12小时在地里不停 采摘,这种劳动强度与收入相比,对像我这样还能外出打工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孙娟说,明年可能不会再来拾花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3-10-28/134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