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农民工“回流”,不该是稀罕事


  成为城里人,曾是很多农村人的“梦”。但近日,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因城市生活成本高,就业困难等原因,只有33.6%的农民工 希望落户城镇。而近两年来,洛阳市进城农民工返乡就业现象开始凸显。然而,“逃避城市”并没有解决农民工的“烦恼”。另一份调查中显示,因信息不畅、就业 机会有限,多数农民工返乡后收入较之外出打工差距很大。

  仅有33.6%的农民工希望落户城镇,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的这份调查数据,显示了农民工想成为城里人的冲动不那么强烈了。这个结论让不少读者诧异:曾一度光鲜的“城里人”身份,何时成了农民工朋友眼中的鸡肋?

  生活成本高、子女入学难、就业环境差等,导致了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空间变得逼仄,返乡现象开始凸显。或许,大家都对这一现象表现出了惊 诧和担忧,但是,我要说,农民工“回流”,不该是稀罕事,大家都一股脑的往城市钻,反倒有些不正常——农村,为何不该成为吸引城里人的利器?

  首先,城市与农村的差别,体现在基础设施、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便利上,当然,就业的前景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不过,当农村的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健全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农民工“回流”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其次,城市的功能和资源是有限的,无限扩大的城市版图,不利于城市的管理,也不利于民生的改善。再者,配套的服务和基础设施若跟不上城 市人口膨胀的步伐,政府必然要因此而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甚至是岌岌可危的社会矛盾。所以,虽然应当宽容地看待农民工扎根城市,但所有农民工都跻身于城 市,未必是好事。

  我们一直在努力地淡化户籍的藩篱,让城市人和农村人平等地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其实,我们也该淡化地域的差别和歧视。这就是说,我们应 当强化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便民服务,并增加一些城市所具备的管理功能,多给农民工创设在家打工的机会,这样一来,也有利于消除空心村、留守儿童、临时夫 妻等令人尴尬的社会问题,促进农村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强化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