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农村还有多少剩余劳动力?


 

  纵观中国30多年来在农业上的劳动投入,其数量越来越少。以全国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种主要粮食作物为例,平均每亩用工由1978年的33.3日减少至2011年的6.79日,33年间减少了近80%。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谁来种地”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国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减缓,劳动力供给逐渐趋于紧张。另外,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使得工业部门不断吸纳农业劳动力,以至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速超过供给的增速。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劳动力短缺现象普遍存在。事实上,现在不仅农民工短缺,农业劳动力短缺现象也普遍存在。

  那么,目前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在种地?中国农村到底还有没有剩余劳动力?如果有,还剩余多少?

  下面先估算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在季节性特征明显的农业生产中,农民的劳动时间很不均衡,农忙和农闲差别巨大。另外,目前农民兼业较为普遍,因此,农民的劳动时间很难以“人·年”(甚至“人·月”)为单位计算。为了更准确地考察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情况,本文主要以“人·日”(简称“日”)为单位来计算农民的劳动时间,然后再按学界普遍采用的每人每年270个标准工作日,将劳动时间折算成劳动力人数。在具体计算上,则是将农产品数量(种植业为播种面积)与生产单位农产品用工量(种植业为单位播种面积用工量)的积,作为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再除以270则为所需劳动力的数量。

  2011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为45086万亩,稻谷平均每亩用工为7.6(标准)日(根据对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的调查),因此其用工总需求为342649.8万日,按上述标准,折算成劳动力为1269.07万个。2011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为36405万亩,小麦平均每亩用工为5.58(标准)日,因此其用工总需求为203139.9万日,折算成劳动力为752.37万个。201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50313万亩,玉米平均每亩用工为7.18(标准)日,因此其用工总需求为361247.34万日,折算成劳动力为1337.95万个。其它农作物以此类推,据此可推算出2011年全国种植业劳动力需求为11312.48万个。

  2011年全国共出栏生猪66170.31万头,平均每头用工5.03日,用工需求总量为332836.66万日,折算成1232.73万个标准劳动力。2011年全国共出栏肉牛4670.68万头,平均每头用工13.14日,用工需求总量为64372.74万日,折算成227.31万个标准劳动力。2011年全国共出栏肉羊2661.52万只,平均每只用工5.71日,用工需求总量为152237.28万日,折算成563.84万个标准劳动力。2011年全国蛋鸡饲养量271914.8万只,平均每只用工0.168日,用工需求总量为45681.69万日,折算成169.19万个标准劳动力。其它畜产品以此类推,据此可推算出2011年全国畜牧业劳动力需求为3994.23万个。

  在农林牧渔业中,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畜牧业,而就业于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则相对较少。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从业人员。由于缺乏林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单位用工等相关数据,这三者劳动力的数量将不通过“工作日”计算,而是通过其它渠道获取。统计表明,2011年,渔业从业人员为1458.5万人。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从业人员则采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即分别为238.27万人和243.9万人。

  当然,农业中还有其它领域的从业劳动力,例如农田水利建设,但劳动力数量极少,在此忽略这部分劳动力。将上述计算的农林牧渔各业所需劳动力相加,可得2011年全国农业劳动力总需求约为17025万人。

  至于农业劳动力供给数量的估算,主要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计算的问题。本文按照外出转移和就地转移的不同情况,分别加以计算。201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共有40506万人,其中,外出就业1586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16%。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表明,这些外出农民工平均在外从业时间是9.8个月,平均每个月工作25.4天,每天工作8.8小时。每周工作超过5天的占83.5%,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占42.4%,更有32.2%的人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外出者不是兼业劳动力,而是专职外出打工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在这些外出劳动力中,仍有2.74%的比例即435万人在外务农(离乡不离土),即实际从事非农产业的为154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8.09%。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其它 小麦 玉米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