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农民工返乡创业 有“两难”


  本报讯 (记者 何清平)“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可贵,但面临的问题不容小觑。”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潼南县田家镇佛镇村党支部书记王海燕关注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缺资金、差技术难题,建议国家加大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资金链紧张:15万元贷款额度对创业者来说,是杯水车薪

  作为新代表,王海燕在参加“两会”前,专门走访了一些种养大户,听取意见。

  “这些大户多数是返乡农民工,在外有了一些积蓄,就希望回乡创业。”但他们的创业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王海燕举例说,当地一位返乡农民工,积蓄加借款筹资50多万元,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苗木。

  苗木成熟期是6年。这6年间,要请人松土、施肥、管护苗木,每年人工支出需要七八万元。“投入了这么多,不可能半途而废,完全是咬牙硬挺着。”这位种植大户告诉王海燕,除了借钱,自己还要靠打工才能维持生活,回报期看起来遥遥无期。

  王海燕说,在潼南县,像这样的返乡农民工越来越多。还有一位投资上千万的大户,每天要雇佣的工人超过80位。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享受的是微企扶持政策,最多15万元的贷款额度,对创业者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

  为此,王海燕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农业领域的创业,应根据农业投入周期给予贴息贷款扶持,“对于6年见效的产业,贴息贷款的年限也应当相应延长。”

  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王海燕有了一些底气。“我们村也有家庭农场,发展的是庭园式经济。”她希望相关政策能尽快出台实施,为创业者免除后顾之忧。

  技术关难迈:希望更多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作参谋

  另一个难关则是技术。“返乡加入农业大军,其实大家都是门外汉。”王海燕说,鸡鸭兔生病了,泥鳅黄鳝不对劲了,足以让返乡创业者措手不及。技术的问题,几乎是所有返乡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难题。

  “我们县有个创业俱乐部,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最怕听谁说鸡鸭鱼发病,一死就是一大片。”王海燕说,大家最希望有农业专家给予技术指导,这样可以少走弯路。为此,她建议,国家鼓励发展农业产业,还要派更多的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作参谋。

  建立文物保护 “四级联动响应”体系

  本报讯 (记者 杨帆 何清平)“文物是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应该让世世代代的人都看得见那些岁月刻下的印记……”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副主席沈铁梅拿着《关于做好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源头管理工作的建议》,逐字逐句介绍这份建议的内容和意义。

  作为来自重庆文化界的全国人大代表,曾3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沈铁梅长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传承与保护,并多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相关建议。此次,她将目光聚焦在了文物的保护方面。“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大家的共同责任”,沈铁梅认为,“保护文物需要从源头抓起,让文物‘活’得更安全,让这些历史的‘活化石’永不消逝。”

  过去一年多时间,沈铁梅针对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次调研。她发现,在我国文物保护立法日臻完善、各地对文物保护重视程度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文物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沈铁梅说:“尤其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文物因建设用地的需要而受到破坏。”例如,在建设施工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相对较小,难以做到全覆盖。“有的地方每年的城市建设项目达数千项,而同期开展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工作却屈指可数”。再如,有的工业园区建设以及新城镇建设工程项目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开展文物保护。“往往是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文物部门才获悉情况,最终错过了文物保护的最佳时机。”

  针对类似的问题,沈铁梅提出了3项建议。首先,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国土等相关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应该在工程开工前就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从源头上解决文物保护难问题。同时,“对不愿出资保护文物的建设业主,建议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一站式’管理”。她解释说,“这就需要依据有关法规,统一文物勘察和发掘等工作的收费标准,力争在土地转让之前完成文物保护工作”。除此之外,沈铁梅还特别提出,应当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响应、监管到位的文物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文物综合执法,重点查处建设工程中破坏文物的行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田间地头 土地 施肥 成熟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