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经济乏力时期的民工就业秘诀


  这不仅是广东省的问题,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均同样面临着广东省的就业问题。

  “今年头四个月,中国经济持续低迷,由此波及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数据中心主任、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对本报记者表示。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数据中心对就业指数的研究,就业指数在今年一季度已经出现变化,反弹到1以上,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显示就业竞争强度增加。而在去年,中国就业竞争指数连续三个季度在1以下运行。

  由于就业竞争指数反映的是劳动力市场上求职人数与职位空缺的比例状况,上升到1以上,也就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雇主用工需求赶不上劳动力供给增加的幅度。

  丁大建分析说,就业竞争指数上升的原因是劳动力供给在持续增加,但是需求却是持平状态,没有相应增加。他表示,劳动力需求不足是因为整体经济形势不佳,影响企业运行质量,从而减小了需求。

  而从分地区数据看,东部就业指数增加幅度超过中部。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出现需求环比负增长。

  劳动力流动正在起变化

  与东部沿海所面临的就业情况不同,在中西部,就业市场则表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产业向内地的转移,不仅使得内地工资标准向沿海看齐,在劳动力争夺上形成了有力竞争,而且,这也改变了全国用工市场劳动力的流向。

  新华社今年2月曾报道称,春节刚过,富士康郑州厂区便招聘技工4000人,普工2万人,在普工3个月试用期结束后转正,综合收入可达2000元~3600元,而这个标准,与在外打工纯收入差不多。

  截至2012年1月中旬,富士康郑州工厂员工总数已达13万人,富士康计划在2012年底招入员工23.4万人。

  另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数据,在2011年,相比于河南省省外输出的1190万人,省内转移劳动力人数高达1268万人,首次超过省外输出数量。

  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28日公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相比于去年东部地区务工农民工2.0%的增长,中部地区增长了8.1%,西部地区增长了9.6%。

  对于东部地区,根据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GDP增速可能低于7%。具体到各省,除西藏之外,一季度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GDP增速下降幅度分列前三,分别是3.6%、3.3%、3.3%。

  在这些数据背后,是实体经济的萎靡不振。东南沿海各省首当其冲。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就业市场随之受到影响。

  丁大建认为,目前还较难判断出现的问题是全局问题还是局部问题。他分析,中国东部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这时候传统产业会萎缩,多余劳动力可以靠中西部的发展来吸收,但如果是整体经济下滑就有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

  即便如此,在官方的统计数据中,这些变动仍很难体现出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月25日发布的数据,一季度末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这是自2010年三季度起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不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就业专家表示,城镇登记失业率有诸多局限,基本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就业市场的变动情况,几乎不具备市场敏感性。

  其实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就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城镇登记失业率难以全面反映城镇失业状况,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表示,要从2011年起采用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就业指标。但直至目前依然未见其公布调查失业率。

  丁大建表示,劳动力市场作为一个派生市场,经济调整会对其产生影响。当经济过热时,劳动力会短缺;经济调整时,这种短缺状况也会缓解。因此,从就业和民生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的稳增长尤为关键。

  “过犹不及,经济调整需要拿捏好一个度。稳健的经济可避免大起大落,同时避免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大的冲击,造成缺工现象或者较大规模的失业增加现象。”丁大建表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劳动力市场 连续 今年以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