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反思农民工就业“短工化”,不仅是企业更是制度


  近日,有报告指出,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趋势愈演愈烈,农民工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不到2年。报告称,农民工离开原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在用工单位提升有限,对公司条件不满意。(2月9日《新京报》)

  每年各地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民工荒”,今年也不例外。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趋势愈演愈烈,数据显示,农民工初次就业时间越靠后,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就越短,2000年初次就业的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持续3.8年,而2008年就业的农民工每份工作只持续1.4年。一边是农民工总在找工作,一边却是企业总在找新人,表明两者达不到一致的“和谐”。

  农民工的离开,显然是不满意现状,要么是企业对农民工关爱不够,与农民工的期望值相差较远,他们需要寻找新的起点,需要更广阔的天地,因此不断跳槽,不断找工作;要么是对现在生存的城市不满意,城市没有提供足够的权益保障,受到诸多的歧视,因此不断地离开这座城市,而进入另一座城市。

  教育部已经公布了2012年工作要点,其中一大重点是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而保障农民工权益,显然不只是其子女的教育权,还有更多。而只有感受到自己权益受到保障,他们才可以在这个城市停留较长时间,才可以成为企业的长期性工人,而用工单位才能真正解决“用工荒”。

  “短工化”不仅仅是对企业的不满,更多的是对城市制度的不满意,最该反思的不是企业,而是城市的管理制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期望值 义务教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