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常宁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对策和思考




    (二)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以获证率、转移就业率、就业岗位的合同签订率为导向,完善资金补助方式,提高财政补助资金效益,全面实施培训业绩申报制度。对培训机构的资金拨付,按培 训班期申报、培训获证率、培训后转移就业率等综合情况考虑。学校、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资金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更新实作设备,另外要加大对培训、用 工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要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和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争取从各方面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加大培训保障力度。鼓励民间资金进入 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域,推动用工企业与培训单位合资、合作,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建立“学校+企业”的教育培训模式。

    (三)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参训积极性

    明确培训对象,突出培训重点,根据农民及产业发展的要求,从农民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和就业需求等实际出发,采取个性化教育,科学训练方法指导的培训方 式。对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进行重点辅导培训,确保大多数学员培训后都能取得职业资格。一是要选择合适切入点,将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将农民转移就 业技能宣传融入招聘会,通过培训项目类别现场咨询报名,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让农民真正掌握一项过硬技术,促进农民培训从“劳力型民工”向“技术型工人” 转变,促进培训人员充分就业。二是要找准兴奋点,紧紧结合农村的实际需要,突出农业增效,针对农民关心关注的行业类别组织开设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班,如油茶 高产技术培训班,茶叶精深加工技术培训班等。同时要结合农民劳作时间,利用晚上、农闲开展培训进村,讲课入户,着力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 会管理,以满足社会主义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实用人才。

    (四)合理设置培训专业,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培训内容上,一方面以实现稳定就业为目标,大力加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无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让拥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获 得更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他们的务工技能水平,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调整培训专业设置,增设市场紧缺,深受农民工欢迎的技术工种,增加中高级 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培训的实用性,激发农民工参与培训的兴趣。结合农民培训特点和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内容上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并逐步 加强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等知识的引导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要在培训形式上更加突出订单、委托和定向培训,努力实现培训和转移就业的 “无缝对接”。另一方面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改变围绕单一生产环节开展“一事一训”的传统培训模式,积极推行“一业一训”全 程式、系统化的专业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鼓励各地结合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明确培训标准和要求,编写适用的乡 土教材。使经过培训的农民真正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素质、拥有专业技能、熟悉农村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五)挖掘潜在师资力量,创新培训方式

    坚持多元化、多渠道抽调备足配强师资力量。一方面充分利用培训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将学校的优秀教师送往大专院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班学习深造。另 一方面从大专院校聘请专业老师,从厂矿、企事业单位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聘请各类专家、教授,特约厂长、经理到学校传授经验。在培训 方式上,根据市场用工需求、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大力探索创新,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操作、集中授课和送教上门、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 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对各类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和农家乐经营者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专业和服务 技能培训。创新形式搞活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推动培训。

    (六)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农民培训 多渠道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