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河北省东光县447名劳务信息员“编织”劳务输出“大网”


    (本报讯 李金强)前不久,东光县找王镇后屯村的朱莉莉和附近村的42名农民在劳务信息员李子龙的帮助下,高兴地坐上了华联青县公司派送工人的客车,他们经县就业服 务局的短期培训后和该公司签订了劳动就业合同,月工资初定在1300元。东光县南霞口镇东街村的崔明臣等20余人,在村劳务信息专管员崔海燕的指导和介绍 下,到离家不远的天津当上了一名电子工,每月有近1800元的工资,单位还给他买了“五险”。崔明胜说:“有了村里劳务信息员的帮助,我们外出打工少走了 很多弯路,也放心。”

    东光县至今已有447名劳务信息员活跃于每个自然村,负责提供农民外出务工信息,配合就业服务部门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当前进入冬季农闲时期,这些劳务信息员活跃在乡村大街小巷,“编织”劳务输出“大网”,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得到极大的完善。

    东光县现有劳动力19.08万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该县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 定”的工作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在全县447个行政村公开招聘了447名农村劳务信息专管员。通过专业培训后,这些农村劳务信息员负责定期收集各个村的人 力资源情况,对本辖区内个体私营企业用人情况进行统计,建立数据台账,协助发布最新的劳动力用工信息和培训信息,广泛宣传劳务输出政策法规和劳务行业涌现 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发动,鼓起了农村青年走出家门,外出打拼,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心和决心。在全县农村形成了“外出务工光彩,回乡 创业光荣”的新观念,为劳务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全县劳务信息动态管理,人社局为务工人员开展有计划、多渠道的农民工素质培训工程,实施 “订单”培训和送培训“下乡”活动,提高了务工人员就业成功率。为提高各个乡镇、村劳务信息专管员的工作积极性,该县采取激励政策按输出人员多少发放奖励 补贴。

    在务工人员成功就业之后,劳务信息员还负责跟踪收集动态信息,并报县人社局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加强对输出劳动力的维权工作,保证农民工的 合格权益不受侵害。该县人社局定期深入劳务输出基地考察慰问,本着“1000里内12小时到场,1000里外24小时到场”的工作宗旨,及时解决劳务输出 人员遇到的各种困难,检查工资福利落实情况,处理各种劳资纠纷及工伤事故,并始终坚持回访用工单位,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近几年来,东光县强化就业网路,打造输出平台。本着拓展输出渠道,靠实劳务信息,强化服务功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劳务输出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设,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塔形”网络体系。一是做好“塔尖”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高标准的就业服务大厅。二是做精“塔身”,在全县9个乡镇1个工业开发区和1个城镇管理委员会全部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并投资30余万元 更新60台计算机,添置宽带、传真,配置LED液晶显示屏,确保有精干人员、有办公地点、有专门经费,安排40名专兼职人员负责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的日常 工作,一名主管副职作为劳动保障所所长负责日常管理事务。三是做实“塔基”,在县城区范围内的9个社区内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安排协管员33名,在全县招 聘447名农村劳务信息员,为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该县大力实施“一户一个农民工”工程,有效地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 持续增收。2011年被河北省政府评为“劳务经济先进县”。

    截止目前,全县已实现农民就业务工9.5万人,就地转移5.6万人,劳务输出3.9万人,年创劳务经济总量达10多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外出务工 强化 工作目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