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九三学社贵州省委: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人民网贵阳1月11日电 随着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贵州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带来的机遇,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外向型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流潮将成为今 后一段时间的必然趋势。调查显示,贵州外出的很多农民工在沿海等发达地区经过多年奋斗,积蓄了一定资金,掌握了一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返乡进行就业、创 业的愿望比较强烈。

  贵州各地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效改善就业形势,培育了新的产业,带动农村转移劳动力就地就业,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了村建设。

  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创业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其创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二是就业创业软硬环境亟待改善。三是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产品附加值较低,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四是就业创业培训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五是缺少返乡农民工创业专门责任机构和运行机制等。

  为此,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建议:

   一、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程》规划,纳入城镇就业规划,明确就业创业目 标,建立项目资源库,加强项目开发和储备工作,积极开发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等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项目,引导农民工投资市场前景好、效益好、见效快的短、 平、快项目,使农民工创业少走弯路。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因势利导,充分做好正确引导产业转移、承接农民工回流等工作,确保返乡农民工“返得来,留得住,富得 起”。

  二、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着力解决农民工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符合实际的投融资方式,完善信贷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对农 民工的金融服务。鼓励发展多元化筹资的创业基金组织,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扶植民间融资,集全社会力量解农民工创 业之需。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创业方面应安排一定的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创业农民工以土地或林地承包权作为抵押方式的土地金融。规划、建设好标准厂房设施,并对 资金紧张者实行分期付款购买或租赁,切实减轻农民工创业负担。

  三、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土地、厂房、荒山等场地进行创业,盘活存量土地资产,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四、大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一是构建农民工培训新体系。协调劳动、教育、农业和扶贫等相关部门的职责,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政府 统筹、部门协作配合完善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工作机制。大力扶持和培育民间培训力量,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网络,把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新生劳动力 作为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的重点对象,提升他们求职务工的实用技能、吃苦耐劳适应社会的竞争能力、合理进行人生职业规划创业谋发展的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方 法。充分掌握既有能力又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农民工情况,贴近市场需求,有计划、分层次开设不同专业,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实训基地,推行“订单式 计划、委托式培训”,使更多的农民工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企业人才。

  五、建立协调保障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推动农民工就业 创业做大做强。建立农民工创业风险保障机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收集统计和反映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发放就业创业农民工“联系卡”,及时跟踪、掌握农民工 就业创业情况,全力打造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绿色通道”。为农民工创业的办证、办照、登记等业务提供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帮助创业农民工解 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风险性问题,为他们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真正为这些经济实体的发展与做大做强出计献策,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通过改善 就业环境,巩固和稳定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加强劳动执法力度,规范企业用工合同和工资支付,督促企业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推行各 项检查、监督、投诉举报制度,为创业者营造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让农民工大胆创业、放心就业。同时要解决好农民工就业、社保、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 问题,使农民工就地城镇化、就地市民化,融入社会、融入城市,有效实现城乡统筹、全面协调均衡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劳务输出 林地 技能培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