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曹县: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模式


    近年来,曹县抓住“三农”问题不放松,紧紧围绕“绿色、有机、生态” 农业做文章,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模式,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21万。他们以“百万亩有机土地”为基础,完善以“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打造银香伟业绿色有机企业品牌;围绕“中国杨木加工之乡”、“中国泡桐加工之乡”,打造绿色林业和林产品加工品牌;围绕“中国柳编之乡”,打造绿色条柳编工艺品牌;以山东芦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中国芦笋产业园为依托,全力打造青堌集、苏集食品加工乡镇品牌;围绕“鲁西黄牛之乡”、“鲁西青山羊之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打造曹县绿色优质畜产品品牌。曹县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内容,大力发展有机循环生态农业,使这座建县于明代的小城闻名国内外,。

  以发展“绿色农业”为战略  打造农民增收新平台

  曹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发展绿色环保农业为抓手,全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经济”,让一部分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曹县青堌集镇朱老家村村民张国建年年种7亩芦笋,亩产2000多斤,收入达到7万元,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如今,他买了一辆小轿车,家中还盖起了两层别墅楼。和张国建一样,芦笋给曹县众多村民带来了滚滚财源。种植芦笋面积20万亩,年产鲜笋18万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曹县绿色农业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现在拥有18万亩绿色芦笋基地,100万平方米绿色双孢菇基地,10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20万亩经标准化认证的绿色农业基地,456家绿色农业农资经营监管网点。涌现出了一大批绿色农业生产专业乡镇、专业村,标准化生产企业。绿色农业已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仅此一项年实现增收近亿元。曹县从农业环境、技术手段等方面,全面推广配方施肥、生物灭虫、果品套袋、标准化生产、沼气入户、秸秆综合利用等二十多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推进优质农产品认证。目前, “鲜绿芦笋”、“芦笋之乡”牌芦笋顶尖茶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伊尹”牌西红柿、“三村”与“三村绿品”牌西芹、“红三村”牌富硒洋香瓜、“华永”牌仙蜜果等产品获得国家商标总局注册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农业部批准许可有效使用“三品”认证标志的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6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家、品种10个,绿色食品认证8家、品种35个。曹县“绿色农业”涉及芦笋、西芹、洋香瓜、鲜蜜果、条柳编、乳制品等十多个门类,全县逐步形成了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食品为主体、有机食品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新格局。

  曹县农民为走出孤立封闭的生产圈子,摆脱单个农户生产与销售的压力,又大力发展起绿色“绿色农业合作社”。这些绿色农业合作组织政府不包办,而由社会和行业的“龙头老大”运作,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于庄村农民在蔬菜合作社引导下,种植无公害蔬菜,被农业部门指定为十一届全运会专供蔬菜,随后,他们的大棚西红柿,又走进了世博会。生产的辣椒、西芹、西红柿、茄子,一年四季向上海、郑州、广州等城市及超市供应。曹县农民尝到了甜头,现已注册绿色农业专业合作社85个,各类农民入社达20万户,产值8.5亿元,全县人均增收1000元,探索出了一条适于曹县发展的绿色农业发展道路,实现了良性循环。

  曹县绿色农业“农业合作社”采用“龙头-基地-农户”共赢的模式,在农产品品牌、包装宣传上狠下功夫,用品牌战略催生一批名、特、优、新、稀产品。曹县恒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568人,发展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专用小麦生产基地60000亩,注册的“红三村”商标,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实现农超对接,形成了“公司(超市)+合作社+社员”一体化发展模式,带动周围8000余名群众致富。

  曹县县委拓宽绿色思路,通过植树造林改善曹县绿色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110万亩,农田林网179万亩,农林间作46万亩,林木蓄积量42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9.2%,全县各类木材、杞条加工企业5500家,年加工产值56亿元,林产品出口占全县出口创汇总额的90%,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被国家林业部门命名为平原绿化县、治沙先进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湿地 芦笋 沼气 饲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