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中国就业报告称政府允许大学破产是迟早的事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揭示大学生青睐的就业能力企业不叫好

政府允许大学破产是迟早的事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近日发布《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还认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对此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课题组总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解读此报告时说:“劳动力市场变化非常大,而大学对它的反应特别慢。”他建议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不断给大学施加压力, “要让不好的大学、不思进取的大学衰落乃至死亡”。曾湘泉相信“政府允许大学破产、倒闭的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不会100年不变”。

“大学一味强调学历,是一种灾难”

实际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教育部部长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我国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对企业就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差异。

课题组开展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象是中关村的部分企业和它们所招聘的大学毕业生的36所主要生源地高校,结论与众人感觉一致: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导致大学生理论脱离实际,是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由于教学活动围绕理论与书本,且不注重更新,导致毕业后进入工作单位后眼高手低。专业设置与实践脱节、师资缺乏实践经验、教材知识陈旧落后等,也充分反映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

这轮调查还进一步发现,很多高校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尤其是“就业指导不健全,就业服务不完善”、“缺乏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对接。

与“重理论轻实践”相对应的是高校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热情,曾湘泉对这种片面的追求和定位表示不满。他尤其批评了那种“几乎所有大学招聘老师都要求博士学位”的行为。“大学一味强调学历,是一种灾难。”曾湘泉说,有为数一半的大学在招聘教师时应该看重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强调学历。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型大学中,教师来源多元化,并强调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的背景,这些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

2007年,一项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还做不到: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反映出大学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课堂知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30%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还有 30%的学生用“所学陈旧”来形容他们大学四年的收获。

大学生看重的就业能力,企业不看重

《报告》的一个课题组还对3所石油大学的师生和中国石油总公司天津公司、胜利油田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1位石油工程师和6位石油专业的老师、12名石油院校的本科生作了深度访谈,发现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在就业能力模型各要素中,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领导能力最不重要;而在学生们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最重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在校生对此的排位则是: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而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监督管理能力都被企业列为重要性最低的五项能力之中。

事实是,外语和计算机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其等级证书是学生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报告》认为,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学生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学习外语与计算机,且以考取资格证书为目标,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水平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而对于企业最需要的个性特征与基础能力的重要性,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较低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缺乏这方面的培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定位 数据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