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山西团省委推广创业小额贷款 为农村青年致富架金桥


       今年,团省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力推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团省委按照省委提出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具体安排,结合自身特点,立足青年创业实际,针对创业农村青年群体的特点,大胆创新突破,于今年4月份联合省农村信用社启动了“山西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将通过6亿元的贷款金额,为山西省1.2万个农村青年创业项目提供贷款。目前,小额贷款已在全省全面展开。

       创新思路 闯出一条农村青年创业新路

       创业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永恒的主题,创业就业也是全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小额贷款工作是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着力点。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多是风险大、利润低、面临不确定因素较多的项目,同时创业农村青年也往往是资本积累少、思维活跃、敢于尝试的群体。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作为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具体工作,团省委动员全团力量大力实施,科学推进。团省委书记刘润民要求各级团干部,要深入农村、扎根基层,要充分了解青年的所需所愿,科学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农村的产业政策、产业特点,积极了解农村青年成才致富的基本想法,主动发动青年大胆创业,大胆利用小额贷款支持积极创业就业,切实让更多的青年能贷到款、富起来,为山西省的村建设助力加油。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王亚也要求,全省农信社要深刻认识、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的重要意义,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与各级团组织密切配合,保证农村青年创业的资金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为了确保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和长远发展,全省各级团组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阳泉团市委和晋中团市委积极与当地农信社协商,为贷款的农村青年降低利率,千方百计支持农村青年创业。长治团市委在项目准备阶段即分组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青年创业小额信贷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全市小额贷款工作开展现状,掌握创业青年的实际需求,明确团组织介入项目的切入点;市县乡三级团干部共深入2000多个行政村调查摸底,对具有创业发展潜力和贷款需求的农村青年进行逐一登记,对贷款项目进行考察和市场前景论证,保证推荐信用良好、有一定资金运作能力的农村青年和创业项目。针对项目实施阶段担保工作的难题,长治团市委又多次会同该市农信社进行调研,指导各县区探索出信用担保、青年互保、财政贴息等多种模式。

       从今年4月中旬至今,长子团县委同乡、村团干部在克服人员少、车辆缺的情况下,先后深入全县150多个村开展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小额贷款走访调研活动,同农村青年心贴心座谈,了解、掌握有创业愿望、创业基础和创业条件的农村青年情况,了解农村青年创业的资金需求,积极挖掘推荐市场前景好、投资风险小、适合当地农村青年发展的项目。团县委把这些潜力项目进行整理归档,建立起了长子县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库,目前共有265个项目收集入库。该县大学生村官李君、连帆、王山虎等7人在实施双孢菇种植创业当中遇到资金困难,无奈之下找到了团县委。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县委书记多次同县信用社进行沟通,帮他们落实了每人3万元小额信贷资金。

       晋城团市委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青年创业的浓厚氛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政府引导、部门协调”的帮扶机制,市里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任顾问,团市委、市农信社领导任组长,各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晋城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领导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形成了“团市委主动牵头,农信社主动配合”的高效运作模式。晋城团市委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征集创业项目,农信社简化程序、热心服务,积极发放贷款。同时,该市有条件的县区团委组建了创业服务中心,对贷款的青年创业人员实行跟踪管理,形成创业、就业、再创业的良性循环。

       山西省各级团组织大力引导和帮助青年就地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使受到扶持的农村青年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和村建设的生力军。晋城市沁水县的青年创业带头人闫陈斌,从事摩托销售及电器经营,今年以来遇到了资金周转问题,经营出现了危机,在被列为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后,经团委推荐、信用社调查评定,及时为他贷款12万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目前,陈斌摩托商行规模逐步扩大,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现在他共有6个门市部、30多名员工,带动了当地的青年就业。高平市神农镇创业青年苏红峰,2004年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了神农镇中村村长助理、邱村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6月,苏红峰承包了神农镇石沙村的百亩荒山,同年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了神农山庄生态种养有限公司,他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和经理。该公司发展以土鸡散养为龙头,果林种植为基础,鱼、鹅、野兔、土山羊养殖为亮点,利用羊头山的旅游资源和交通优势,以公司带动农户、组建合作社的形式,形成产、收、销一体化,发展特色品牌的养殖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苏红峰从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中受益匪浅,经营效益节节高升。他计划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发展果林,散养优质土鸡、乌鸡、绿蛋鸡,形成一个散养2万余只鸡规模的示范基地、一个农业示范园区,形成土鸡蛋、乌鸡蛋、绿壳蛋系列产品和神农山庄土鸡品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散养 群体 上限 种子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