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西团省委推广创业小额贷款 为农村青年致富架金桥

网友投稿  2009-12-02  互联网

       今年,团省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力推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团省委按照省委提出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具体安排,结合自身特点,立足青年创业实际,针对创业农村青年群体的特点,大胆创新突破,于今年4月份联合省农村信用社启动了“山西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将通过6亿元的贷款金额,为山西省1.2万个农村青年创业项目提供贷款。目前,小额贷款已在全省全面展开。

       创新思路 闯出一条农村青年创业新路

       创业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永恒的主题,创业就业也是全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小额贷款工作是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着力点。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多是风险大、利润低、面临不确定因素较多的项目,同时创业农村青年也往往是资本积累少、思维活跃、敢于尝试的群体。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作为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具体工作,团省委动员全团力量大力实施,科学推进。团省委书记刘润民要求各级团干部,要深入农村、扎根基层,要充分了解青年的所需所愿,科学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农村的产业政策、产业特点,积极了解农村青年成才致富的基本想法,主动发动青年大胆创业,大胆利用小额贷款支持积极创业就业,切实让更多的青年能贷到款、富起来,为山西省的村建设助力加油。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王亚也要求,全省农信社要深刻认识、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的重要意义,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与各级团组织密切配合,保证农村青年创业的资金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为了确保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和长远发展,全省各级团组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阳泉团市委和晋中团市委积极与当地农信社协商,为贷款的农村青年降低利率,千方百计支持农村青年创业。长治团市委在项目准备阶段即分组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青年创业小额信贷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全市小额贷款工作开展现状,掌握创业青年的实际需求,明确团组织介入项目的切入点;市县乡三级团干部共深入2000多个行政村调查摸底,对具有创业发展潜力和贷款需求的农村青年进行逐一登记,对贷款项目进行考察和市场前景论证,保证推荐信用良好、有一定资金运作能力的农村青年和创业项目。针对项目实施阶段担保工作的难题,长治团市委又多次会同该市农信社进行调研,指导各县区探索出信用担保、青年互保、财政贴息等多种模式。

       从今年4月中旬至今,长子团县委同乡、村团干部在克服人员少、车辆缺的情况下,先后深入全县150多个村开展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小额贷款走访调研活动,同农村青年心贴心座谈,了解、掌握有创业愿望、创业基础和创业条件的农村青年情况,了解农村青年创业的资金需求,积极挖掘推荐市场前景好、投资风险小、适合当地农村青年发展的项目。团县委把这些潜力项目进行整理归档,建立起了长子县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库,目前共有265个项目收集入库。该县大学生村官李君、连帆、王山虎等7人在实施双孢菇种植创业当中遇到资金困难,无奈之下找到了团县委。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县委书记多次同县信用社进行沟通,帮他们落实了每人3万元小额信贷资金。

       晋城团市委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青年创业的浓厚氛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政府引导、部门协调”的帮扶机制,市里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任顾问,团市委、市农信社领导任组长,各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晋城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领导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形成了“团市委主动牵头,农信社主动配合”的高效运作模式。晋城团市委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征集创业项目,农信社简化程序、热心服务,积极发放贷款。同时,该市有条件的县区团委组建了创业服务中心,对贷款的青年创业人员实行跟踪管理,形成创业、就业、再创业的良性循环。

       山西省各级团组织大力引导和帮助青年就地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使受到扶持的农村青年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和村建设的生力军。晋城市沁水县的青年创业带头人闫陈斌,从事摩托销售及电器经营,今年以来遇到了资金周转问题,经营出现了危机,在被列为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后,经团委推荐、信用社调查评定,及时为他贷款12万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目前,陈斌摩托商行规模逐步扩大,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现在他共有6个门市部、30多名员工,带动了当地的青年就业。高平市神农镇创业青年苏红峰,2004年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了神农镇中村村长助理、邱村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6月,苏红峰承包了神农镇石沙村的百亩荒山,同年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了神农山庄生态种养有限公司,他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和经理。该公司发展以土鸡散养为龙头,果林种植为基础,鱼、鹅、野兔、土山羊养殖为亮点,利用羊头山的旅游资源和交通优势,以公司带动农户、组建合作社的形式,形成产、收、销一体化,发展特色品牌的养殖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苏红峰从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中受益匪浅,经营效益节节高升。他计划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发展果林,散养优质土鸡、乌鸡、绿蛋鸡,形成一个散养2万余只鸡规模的示范基地、一个农业示范园区,形成土鸡蛋、乌鸡蛋、绿壳蛋系列产品和神农山庄土鸡品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科学实践 架起一座农村青年致富金桥

       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是团省委立足团组织实际,挖掘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探索,主动联系农村信用社开展的一项惠及山西省广大农村青年的惠民工程。全省各级团组织在团省委的指导和推动下,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担保难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长治团市委指导各县区探索解决担保难题,形成了一些成效明显的工作模式。一是信用贷款型,即共青团组织推荐优秀人才和优秀项目,通过申请获得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无需担保的信用贷款。潞城团市委通过评定星级客户发放信用贷款,星级越高(一星,二星,三星),利率越优惠(递减10%),贷款额度越高(3万,5万,10万)。二是政府扶持型,即经共青团组织推荐,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享受政府财政贴息补助。平顺团县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与县农信社、县扶贫办联合发文明确规定,对本县境内农村青年用于发展生产、直接增收的种养、小型加工项目按照年利率5%的标准给予贴息(即贷款1万元,年贴息500元),对在本县工作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给予全额贴息,实现了小额贷款工作的全面突破。三是分层信贷型,即共青团组织把青年按照创业贷款数额进行划分,推荐给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担保方式获得贷款。长子县在原有小额贷款资金数额上适当加大,把青年创业划分为三种类型,贷款数额3万至5万(原则上不突破10万元),且无需担保抵押直接进行贷款发放的为创业型;贷款数额10万至50万元以上,采取企业联合、信用共同体担保等方式进行贷款的为成长型;贷款数额50万至100万元以上,采用县政府财政贴息、县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进行贷款的为壮大型。对三类贷款坚持递次推进,同步实施,初步形成了对创业型客户进行小额扶持,对成长型客户实行重点投放,对壮大型客户推行采取帮扶的新模式,适度拓展了小额贷款服务空间;四是信用扩大型,即共青团组织立足本地实际,争取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适当提高无需担保的信用贷款金额。长治县团委根据本县经济实际情况和青年创业需求,将贷款的上限由10万元调整到30万元,扩大了小额贷款工作规模。壶关、沁县等地也纷纷采用了青年互助、产业带动等多种模式发放小额贷款,收到了显著成效。

       长治县韩店镇韩店村农村青年张安军,依托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解决了创业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目前,他已成为年产4大系列100余种套装门的山西庭赫木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吸纳了近60名农村青年就业。截至目前,长治市审批发放的小额贷款数额共扶持农村青年928人,审批发放小额贷款7,382万元,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种子销售、沼气服务、日杂超市、农机运输等20余个项目。

 

        牢记使命 担当一项农村青年成才重任

       农村青年是农村的中坚力量,广大农村青年创业成才既是实现其自我价值的途径,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全省各级团委与各级农村信用社共同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可以为广大农村青年搭建良好的创业就业平台,有助于将农村青年培养成为新时期农民致富的领头人,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发展和农村社会事业的进步。

       团省委书记刘润民认为,农村青年最现实的需要是致富成才,团组织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个兴奋点,为他们提供很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凝聚更多的青年,团结在共青团的周围、党的周围,才能履行好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根本使命。

       临汾市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该市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大大激发了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主动找团组织寻求获得小额贷款支持的农村青年日益增多,小额贷款对广大农村青年创业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为农村青年创业注入了强劲动力。临汾市侯马市西呈王村的解锁庭是个养猪专业户,通过农信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扶持后,养猪场规模可以再扩大一倍,预计年末收入可增加5万元。侯马市上平望村的王秀会等4名青年看到农信社在电视台的飘字广告后,立即想起了“要想富得快,种大棚蔬菜”,通过协商后便到农信社申请青年创业贷款。在团组织的推荐下,农信社经过调查后,给予了扶持,现在蔬菜大棚已粗具规模,预计年末收入将增加10万元。

       团省委书记刘润民介绍说,全省各级团组织大力开展的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不仅适应了农村青年日益增长的致富成才需求,有效服务了广大农村青年,而且增强了团组织服务农村青年的能力,拓宽了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工作领域,扩大了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的开展,为基层团组织找到了服务农村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农村青年的切入点,农村共青团工作有了具体的载体和抓手,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在团省委的努力下,省农村信用联社将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工作作为“农信社支农惠民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全省各级团组织与农村信用社密切配合,针对当地农村青年创业的实际,积极研发新产品,认真规范业务流程,并通过开辟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绿色通道、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等措施,着力为广大创业农村青年提供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经过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农村信用社的共同努力,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今年4月份活动开展以来,截至10月底,全省共发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31,128.28万元,共扶持农村创业青年7984人。王俊宝崔伟宁
 

        编后:

       农村青年创业,活跃农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山西省是农业大省,“三农”工作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广大农村青年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省有相当数量的外出打工青年返乡,这给当地的社会维稳工作和就业带来了考验。如何能让返乡的青年不仅有事干,而且愿意干,这是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团省委抓住事关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创新工作思路,通过与省农村信用联社的密切合作,以“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这一有效途径,为农村青年创业创造条件。各级团干部深入农村,大力宣传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激发农村青年创业的热情,让他们全面参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大大改善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结构,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推动山西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且为各级团干部能更直接了解省情、市情、县情,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对各级团干部的健康成长也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促进作用。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12-02/11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