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搞好就业保民安定 河北保定市盘活就业工作记略


  解决民生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了构建和谐保定,我们从 “本”抓起,实施了就业优先战略,逐步建立起促进充分就业的政策支撑体系,并将扩大就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就业工作成为各级政府年终考核的硬性指标。与此同时,我们还不断创新举措,统筹城乡发展,多渠道扩大就业,整合全市劳动力市场资源,进一步拓展劳务经济,并实施多项措施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使得全市就业再就业规模日益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保定市副市长 刘宝玲  

  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曾被誉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作为河北人口第一大市,由于人力资源充裕,在整个环渤海经济圈乃至中国境外的不少地方都能见到保定人的身影。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充裕的人力资源反倒使就业再就业成为保定市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尤其从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当地经济形势下滑,8万名职工的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同时,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回保定,就业工作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面对压力,保定市在迅速执行国家和河北省一系列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寻找有效途径促进就业,大力发挥小额贷款的作用,搞活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就业局势止跌回升。  

  劳务经济:人员走出去 财富带回来

  保定定州市有个吕家庄。这个村庄闻名遐迩,原因是这里有很多人在国外挣美元。

  走进这个村庄,你就会被一幢幢欧式小洋楼吸引。能盖得起这样的洋楼的人家都有走出去的人。

  吕家庄村的负责人介绍说,该村共有700多户共3000多人,目前有400多人出国打工,占了保定出国务工人员的1/10,是定州出国务工的主要力量。在毛里求斯、阿联酋、卡塔尔、新加坡等国家的某些工地上,说不定就能碰上吕家庄的人。

  除了飘洋过海外,10万定州劳务大军闯京城也已经广为人知。

  当地政府对劳动力输出采取的积极措施,促进了劳务输出。据了解,每到夏收秋收季节,政府就会出面帮助输出人员家庭收割。而到了中秋节,还会发放月饼、举办座谈会,并将有关座谈录制成专题片,送到境外输出人员工作驻地。

  定州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副局长赵丰介绍说: “输出前,我们要考察用人单位发布的用工信息,在接洽好之后,进行体检、办理相关手续,统一输送。不仅如此,输出后,我们会进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解决劳务纠纷。”

  而在另外一个输出大户顺平县,县里把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黄金产业来经营。

  目前,顺平县已经与北京天海工业公司、新华社印刷厂、松下电子 (北京)、长城润滑油、天津三星电子、上海寺岗电子、青岛海尔集团、江苏中达集团等大批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

  在保定市劳动保障局的网站上,关于对接京津劳务输出方面的链接一直很活跃,这是保定市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全面实现与京、津及周边地区劳务协作目标,全方位、多渠道开拓劳务输出,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便捷平台。

  为了应对危机,自从去年以来,保定市加大了对劳务经济的扶持力度,鼓励各县 (市、区)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协作单位。在今年5月举办的河北—北京人力资源交流洽谈会上,保定市更是与北京349家企业达成初步就业合作意向,惠及16.6万名劳动者。

  与此同时,保定市进一步深挖劳务经济链条,力促返乡创业。在顺平,16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办起了各类经济实体,目前已经带动当地5000余人就业。

  保定市劳动保障局局长吕坤力说,保定市是人力资源大市,盘活这部分资源,深挖劳动力的产业链条,走出去,再带回来,不仅能有效解决就业,更能富一方百姓。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劳动力输出的重要原因。  

  小额贷款:资金投出去 岗位增上来

  李永乐多次受益于清苑县的小额担保贷款。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蔬菜价格涨落严重,这影响了他经营实体的现金流量。当保定市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工作人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多次上门询问情况,最后决定为李永乐的蔬菜事业再次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劳务输出 蔬菜 多渠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