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庆阳市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纪实


  怀揣一技走四方

  本报记者窦洁

  如今,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地活跃着一大批庆阳籍“蓝领”的身影,昔日的“苦力型”打工者已跻身于现代产业工人的行列,许多人在技术岗位、管理部门大显身手。目前,仅镇原县已形成了以“电子操作、家政服务、安全保卫、工程建筑”为主的劳务品牌,在京津地区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就达到了9000多人。2007年镇原推介的“镇原家政巧妇”劳务品牌经中国就业促进会评比,在河南郑州举办的首届全国劳务品牌展示交流会上荣获“优秀劳务品牌”。8月28日,镇原县正式注册了“红杏之乡家政巧妇”劳务品牌……这可喜的变化是我市开展农民工培训给农民带来的福音。

  近年来,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围绕“思想培训变观念、技能培训增本领、法制培训作保障”的思路,不断加大培训投入,着力提升培训质量,加快劳务品牌培育,探索建立经常办培训、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全市农民工培训彰显出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各级劳务部门以扩大就业、稳定就业为目标,把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全市农民工培训工作形成了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拉动培训的良好局面。

  基地建设———夯实了农民工培训基础我市现有农村人口209.49万人,占总人口的79.8%;共有农村劳动力126.2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83%,其中,常年在外务工的富余劳动力50万人。为了让农民有一技之长,我市把加强市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作为重点,从2006年开始着手筹建市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2007年5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2008年初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257亩,建设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学生食堂各1栋,学生宿舍楼3栋,总建筑面积为57797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近期即可投入使用。为提高示范基地的办学起点和层次,我市将市技工学校、财政学校、商业学校和庆阳会计函授学校进行整合,集中优势教育培训资源,组建成立了庆阳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与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合署,已正式运行,今秋首批招生2900名。各县(区)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加强基层培训网络建设,在职业学校加挂农民工培训基地的牌子,依托职业学校和就业培训中心建立起了农民工培训阵地,开设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班,开展就业培训和劳务培训,实现了职业教育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同时,在重点乡镇建设市级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和乡镇劳动力市场,对先期建成达标的68个乡镇配备了瓦工、架子工、钢筋工、电焊工、裁剪缝纫、家电维修等实用技术实训设施。并利用村级活动阵地,根据季节特点,配发培训教材,建立农民技术学校,方便了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参加培训。对全市32所民办培训学校逐一进行了资格评审和挂牌认证,规范了民办培训机构,统一了培训标准。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市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为龙头,技工学校、县(区)就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劳务工作站为基础、村级农民技术学校为依托,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面向农村、方便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基地格局。

  经费投入———为农民工培训提供了保障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发挥各类资金的整体效益,调整就业专项补助资金的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补贴支出规模,实行多培训多补贴,从2008年起,对技工学校招收的农村“两后生”减免学费,确保了就业补助资金的10%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全市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支出逐年增加,2007年为280万元,2008年增加到360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已达到520万元。在建立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市、县(区)进一步整合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007年以来,农牧部门实施的“阳光工程”投入资金1260万元,扶贫部门实施的“雨露计划”投入资金1095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为筹建市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市政府申请银行贷款9500万元,市财政一次性投入项目配套资金5000万元,总投入达到1.45亿元。

  今年,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市技工学校等4所学校的整合搬迁。为推进全民创业工程,扶持劳动者创业,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注入创业基金1000万元,为各类创业者创业带动就业服务提供资金支持。2009年,市财政预算安排100万元,各县(区)财政共列支400万元,专项用于农民工培训工作。各类资金的整合和集中投入,为农民工培训工作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增强了培训合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劳务输转 城乡劳动力 强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