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培育民办名校集群 金牛教育再亮新“名片”


今年暑假,金牛区所辖区域内的多数民办中小学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基础建设,希望新学期能以崭新的面貌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据了解,金牛区筹资100万元,采取补贴的方式,重点帮助9所主要接收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的民办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基础教育能力。同时,金牛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增添新措施,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办学宗旨,进一步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公、民办教育,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蓝灵学校举办者汪清兵说,政府对民办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使我们举办者更有信心把学校办好,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学生新学期返校看到校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都很高兴。”英才学校举办者周安军也认为,政府的扶持,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资办学的信心和决心。

  现状:

  民办学校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牛区是全国首批实现“两基”的区(县)之一,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两基”工作先进区、荣获成都市推进“两基”工作成就奖。2008年9月,金牛区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区”称号。今年还以高分通过了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专家组的验收。

  长期以来,金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认真落实对义务教育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了各项教育税费足额安排使用,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2005—2008年,教育经费总投入14.77亿元,其中2008年教育经费总投入达4.42亿元。

  金牛区统筹协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公共财力,规范和扶持民办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有力地缓解了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压力,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金牛区现有常住人口68万,流动人口60余万。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流动人口仍在不断增加,其中占绝大部分是进城务工农民。据了解,2003年以来,金牛区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原则,采取积极措施保障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其中,民办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公办中小学的有益补充,为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了更多选择。

  金牛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2所,其中公办56所,民办16所。2008年,金牛区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90888人。据了解,现有的16所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中有学生18133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9.95%,其中,在民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11598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2.76%,占民办学校学生总数的63.96%。

  实际上,金牛区内16所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层次参差不齐,实外西区、成外附小、石室外语学校、金桥艺术小学等4所民办学校具有较强的办学优势,集中了全省乃至全国的一部分优秀教师、管理干部,教学质量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明显优于市、区公办学校平均水平。而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为主的9所民办学校,不仅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不足,管理也有待规范,教育教学质量尚待大幅度提高。但这类学校仍有较大的社会需求,生源一直比较充实。

  举措:

  百万元扶持民办学校发展

  怎样才能确保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进步,接受到与其他学校均等的优质教育?金牛区决定大力扶持区域内的民办学校发展,构建起民办优质教育集群。

  金牛区一直认为优质的民办学校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比如区域内3所优质民办学校虽然收费高昂,但一直生源充沛、学位供不应求。

  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居住,其子女就近入学,流动性很强。2004年在金牛区就读的非本地户口人员子女有33530人,2008年达到53111人,年均增长5000人。据了解,金牛区承担了全市约1/3的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在区域内9所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明显呈逐年上升趋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强化 专项资金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