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就业机会:扩大农村内需的稀缺资源


阅读提示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民工荒”一下子变成了“民工慌”,充分说明就业机会已经是当前我国最稀缺的社会经济资源。
  
  蒋国政
  
   “扩内需、保增长”的主旋律,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险峻形势、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性科学选择,更是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多元性的社会行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关管理政策的影响,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必须制定相关的长效配套政策。
  
   制定长效的收入增长政策:尽快实现城乡同工同酬
  
   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定性,也就保障了农村消费的可持续性。以当前正在全国实施的家电下乡为例,通过政府补贴引发农民的消费欲望购买家电,有现实意义也有战略意义。但农民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最终取决于收入水平,补贴毕竟是有限的,与此同时,购买后还必须要支出相当的使用费用,比如电费、网络费、维护费等,如果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仅这一政策效果要大打折扣,消费也肯定是缺乏持续力的。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民工荒”一下子变成了“民工慌”,充分说明就业机会已经是当前我国最稀缺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最大的、农村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必须抓住危机中的机遇,把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作为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根本。一要有支持和发掘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三农”经济振兴政策出台。二要根据各地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面向市场,面向农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要按市场经济要求架好就业平台,实行城乡同工同酬,使农村就业人员进入正常的收入增长机制、轨道。长期以来,城乡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违反了劳动力价值规律,也极大地侵害了农村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成为制约农村就业人员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坚决破除对农村就业人员的一切歧视性思维和政策,按照市场规律,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坚决实行城乡同工同酬,维护农村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建立农村就业人员收入增长机制扫清制度性障碍。四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纠正以“精简人员,减员增效”为主要模式的单一应对金融危机思路,尽量多招多用农民工,使农民有信心就业。这样才能扩大全面就业,调整社会再分配,实现农民收入的均衡稳定增长,真正拉动农村消费。
  
   制定长效的产品增值政策:夯实扩大农村消费的基础
  
   农民工进乡办企业、兴加工,应当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创收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途径,是夯实扩大消费能力的基础保障。但是,只有农产品和相关农村区域的加工产品长期、稳定增值,才能真正增加收入、扩大消费。首先,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业产业化策略,把提高农产品规模效应提高到“三农”问题的战略层次上,并围绕这一策略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包括农村土地政策,都要为推动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服务,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就业人员收入。其次,要继续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入手,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收入水平。当前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规划建设落后、承受能力较差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相关产品的加工运输。应该肯定的是,近年来,随着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的水、电、路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因受到资金投入规模的制约,农村水、电、路建设的技术普遍较低;加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跟不上消费需求,电网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设备老旧、电能质量较差,很多乡村还未通自来水,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了家电商品在农村的快速普及,使用成本相应较高;此外,包括过路过桥费在内的各种运输费用也大大增加了产品成本,削弱了产品增值能力,影响了农民增收,影响了扩大内需。因此,必须修改相关的法规,确保农产品持续增值。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走高趋势要求继续稳定政策,充分利用税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加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力度,维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
  
   制定长效的消费保障政策: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核心是解决消费的后顾之忧,解决消费心情问题。一方面,建立农村消费安全机制。目前,农村消费安全问题仍较突出,如假冒伪劣商品向农村转移的迹象更加严重,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要强化职能监督部门的责任感,提高质量保障,优化消费事后服务,促使百姓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另一方面,健全商品售后服务网络。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商品销售网络建设。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也出现了一些专卖店、超市、连锁店等新型的零售业态,但规模较少,产品单一,供需矛盾仍较突出,作用有限。一些大的企业集团也看重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但由于农村地域广、经营成本高、商品利润薄、农民购买力低,很多大商家和企业集团不愿意到农村开拓市场,造成农村商业流通网点少,经营形式落后,影响了农村市场的拓展和消费潜力的提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收入 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