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与会专家指出,预计2008年大学毕业生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2009年,中国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明年的调查失业率有可能超过9.4%,将是官方登记失业率的两倍。继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下岗工作的再就业危机后,大学生群体成为了中国新的就业困难户。
各方舆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1999年以来的大学疯狂扩招难逃其咎;也有评论者认为,中国高校20%的毛入学率比起一些发达国家,比起周边的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扩招大方向是没错的。
研究经济的专家指出,就业之困在于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短时间内承担不了扩招之后庞大的大学生群体。
基于这样的结构性矛盾的不可调和,又有人指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才是解决就业困局的策略。但大学生的下乡之路,真的是化解就业困境的良方吗?本期专题时代周报记者试图和您一起寻求答案。
扩招之后
本报记者 高兴翔 发自北京
12月12-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辽宁考察工作。在沈阳人力资源市场大厅里,胡锦涛向前来参加大学生专场招聘洽谈会的大学生询问求职情况,对经济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表示了关切。
历经9年的高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显露出“就业危机”。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大学生们与那些滞销的出口商品、停业待工的农民工一起,在这个全球性的寒冬里瑟缩着,等待着买家的挑捡。大学生与工人甚至农民工,天之骄子与蓝领,在产业链的新一轮调整中均沦为弱势群体。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个简单的供需关系问题。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打开了就业危机的潘多拉魔盒。
1993年到1998年的6年间,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本科与专科)每年的招生人数从92.4万增加到108.4万,年均增长2.8%。1999年,高校招生人数却骤增至275万人。这9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在以每年12%的速度激增。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毕业生总量将达到2600万。
据测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就能拉动经济增长3%,而据有关部门统计,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有可能增加70万-120万个就业机会。美国城市化率在85%-90%之间,日本城市化率是90%,中国香港是100%,欧洲是90%。正因如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即便毛入学率高、毕业生多,也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而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却还比较低(目前是38%左右),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从这点来看,即使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只有20%,与城市化率相比,仍是两个不能相协调的数字。
“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随着各部委分头管理高校模式的逐渐消失,高校培养与行业、产业间的对应关系日益薄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储朝晖研究员说。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9岁的教育产业化尝试开始学会考虑市场的因素。早在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在纯粹市场化尝试失利的情况下,政府开始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尝试用行政、财政的手段,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解决就业难题。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成为最时新的两种思路。
储朝晖认为,农村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也面临着人员“有出无进”的恶性循环,政府应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岗位。
“对于大学生来说,基层就业是一个成长的机会,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能够在社会成员流动中起到文化交换的作用,”储朝晖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8-12-19/11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