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民工“变脸” 劳务市场正尴尬


        部分民工“回流”

        “孔雀东南飞”一直是我省农民外出务工的选择,而今年情况正发生新变化。“从流向上看,留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迅速增多。”合肥市就业管理中心徐先芳副主任告诉记者。

        2月25日上午,合肥一家服装厂的厂长胡奎家里来了一群老乡,“几个人原来都在东莞打工,现在想到我厂里做。”胡奎说。

        “回来打工的人不少,我等两天看看再定。”2月17日,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农民工告诉记者,原本他跟几个淮南老乡一起在上海做车工,“过完年他们都在合肥找到工作了,工资待遇还可以,因为要照顾老婆孩子,现在都想回来。”

        “让不少人留下的决定性因素是就业机会的增多和工资的增加。”徐先芳分析。

        首先是就业机会的增多。近几年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合肥承接了大量的制造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用工量之大甚至使得这个大量输出农民工的省份出现结构性“招工难”。

        经济迅速发展还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不能说已经赶上发达地区,但是这种差距已经由原来的数倍减少到50%以内。”徐先芳说。

        有学者表示,虽然这样的回流还不成为主流,但它真实反映了我省及合肥近几年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各地频现“用工荒”的背景下,这种“回流”趋势值得有关部门重视,并予以引导。

        待遇要求提高

        “一般服务业的工资都在800元以上,比去年提高了20%。”徐先芳说,现在可以确定,人力成本的上升将是一个持续的趋势。

        一家餐饮公司的招聘代表说,服务员、传菜员等岗位的工资普遍比去年涨了百元左右,包吃包住还能拿八九百元,可坐了一上午,没几个人填表应聘。“现在,求职者的选择余地也大了。”该代表介绍,由于餐饮业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不少求职者不愿入行。

        而某超市开出750元工资招收银员,求职者大多更是扫一眼就走。据了解,去年企业开出月薪六七百元,一般求职者还能接受,现在再开出这样薪水,要招人就难了。“物价涨得厉害,在城市里生活支出不小,每个月工资不上千元不够用”。一位求职者告诉记者。

        除了工资,农民工们对工作环境开始重视起来。在多个招聘会现场记者都发现,提供班车接送,包午餐等已成为企业基本的用工待遇。宿舍多少人一屋?有没有空调?能不能洗澡?要不要加班?这些都已成为农民工普遍关心的问题。

        民工要“挑”老板

        “春节放假最头疼。”不少工厂的老板向记者抱怨,因为春节之后工人还回不回来就不好说了。在抱怨的背后,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农民工开始“挑”起老板。

        因为工人不辞而别,方老板的皮革厂停产了一个星期。“本来说好过完正月十五就回来,可7个人到现在也没来。”方老板私下一了解,原来都到别的厂去了,那里的工钱比这里多出100多元。“现在不但不好招人,工人稍有不满意就走人。”记者在对省城几家劳动力市场的采访中了解到,这种情况已很普遍,一些饭店、美容院、私营小厂都遇到过这样的事。

        “从排队等待进厂到主动炒老板鱿鱼,反映了现在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变化。”安徽三农研究所所长张德元表示,这至少为农民工提供了争取更好待遇的机会,对老板们也是一种鞭策,促使其改善用工条件。

        可以挑老板,自然就可以挑城市。“民工荒”说到底是一些城市与企业没有正视农民工的新诉求,漠视了他们。

        “对各地政府来说,就要给予外地农村务工人员更好的待遇,并保护其权益。”张德元认为,农民工有了炒老板鱿鱼的可能,公平的劳资关系才可能逐步建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外出务工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