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紫阳:最大的民生工程是就业


        统筹城乡就业,尽量多的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毫无疑问是紫阳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最大的民生工程。“事实证明,没有哪一项产业能像劳务输出一样,如此大范围的提高几十万农民的收入水平,如此大幅度的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近年来,紫阳在实践中总结推行的符合贫困山区县情实际,且颇富地域特色的创新就业之路,可谓极具成效。实行劳动力市场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及网络建设三管齐下;促进教育培训、引导就业、维权服务、返乡创业四位一体;实施政策促动、部门联动、城乡互动、能人带动、宣传发动五轮驱动;变盲目流动为有效转移、变体力型为技能型、变以求数量速度为主为质量效益并重、变单纯的外出务工为综合劳动力资源开发、变劳动部门孤军奋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变单一的劳务转移为多元的农民就业。这些措施共同形成一套立体交互式工作机制,彼此贯穿又相互联系,聚集成了推动劳动就业的强大合力。整个“十五”期间,紫阳累计转移输出28.9万人次,创经济总收入达21.6亿元。2004年至今,该县连续4年将超过8万名大山里的劳动力输出到全国各地,年创收都在4亿元以上。全县30万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超过1300元,占人均年纯收入的60%以上。2007年,紫阳累计转移输出剩余劳动力8.2万人;新增就业安置2045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安置466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7%、132.3%、133.1%。在劳务输出的过程中,该县造就了一大批有市场经济头脑、有经营管理能力,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劳务产业大户和新型农民,全县拥有10万元以上的248户,其中100万元以上的66户,上千万元以上的8户,能人大户积累资金超过两亿元。这些累积资金的大量回流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基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特别是村建设注入了生机活力。2000年至2007年,紫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47元增加到2166元,净增1019元。全县有48%的农民从土墙房子搬进砖混结构的新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劳动力市场 外出务工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