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湖北:“招工难”催生新举措留住外出农民工


        楚天都市报消息(记者 苏永华 魏曦)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地处内陆且一直是“劳动力富省”的湖北到底怎么了?招工难的真正成因是什么?如何破解?一度被当作地方政绩之一的“打工经济”,有了需要重新审读的必要。

        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影响招商引资环境、影响地方经济增长。

        这是越来越严重的“招工难”现象最让政府心急的地方。三个因素互相独立,又环环相扣,互相作用。

        “新锐城市”汉川,连续三年缺人手;

        “裁缝之乡”潜江,去年春节后发生了争夺缝纫工引发的冲突;

        从来都是人多为患的“百年老街”汉正街,连“扁担”也出现了不够用的时候;

        黄冈、十堰、咸宁等劳动力“富市”也频现用工“饥渴”……

        近两年,源源不断的缺工信息,屡屡从传统劳务输出大省湖北各地冒出来。其蔓延速度之快,令省劳动就业部门也大感“不容小视、时间急迫”。

        全省缺工50万人 偏远山区未能幸免

        “在我省,这不是局部现象,已具有普遍性。”这是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党铁娃的说法。因为连竹山、郧西、通城、大悟等欠发达山区也出现了这一难题。

        作为湖北省就业指导和服务机关的负责人,党铁娃坦言,从前年起在全省出现的这一现象,现在已不分地区、不分行业。且以今年春节后最为明显。

        按目前该局掌握的情况,省市招工情况已出现了三个转变:

        从技工难招,向熟练工、技工都难招并存转变。以武汉城市圈内的仙桃市为例,过去熟练工较为充裕,技术工较为紧缺,到了现在,缺工种类中熟练工已占了82%,技术工只占18%。

        由“用工难”向“留人难”转变,部分企业陷入了“招工——流失——再招工——再流失”的困境。

        由企业选员工向员工选企业转变。企业每年不得不为招人花费更多人力、物力。

        不过,在很多经济学者看来,最后一个转变的成本,最终仍会影响到劳动者收益。

        孝感市一家民营企业,为招满600名工人,节前就动员员工介绍亲戚朋友来企业上班,节后又到大悟、安陆、应城等地招工,但仍有300多人的缺口。

        在仙桃、宜都、汉川等地,由于县域经济招商引资力度大、经济发展快,缺工现象尤其严重。

        省劳动就业管理局测算,目前,全省企业缺工50万人左右。

        仅仅在五年以前,对于省就业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而言,还是个“不可能想出来的数字”。

        “优质劳力”何以远飞? “饥不择食”留下隐患

        对省内企业招工难的成因,管理部门的认识其实非常清醒。

        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农村就业处副处长董伟才对此的概括是四点:

        第一,国内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外省特别是沿海以相对较高的待遇,“抢”走了我省大量优质劳动力。有统计显示,35岁以下的青壮年中,79%以上去了沿海。

        目前湖北农村在家的人中,你能看到的多是“3860部队”——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和年过六旬的老年人。

        第二,产业企业层次偏低,工人工资待遇偏低。很多地方招商引资“饥不择食”,重数量、轻质量,引进项目技术含量偏低,有些项目来的时候,就是打定了靠廉价劳动力赚点利润的主意。

        就业部门的调查显示,在省外务工,工资普遍比省内高出30%左右;在省内大中城市务工,比在县市要高出20%左右。在对优质劳动力的争夺中,仍然存在“赢家通吃”这一经济现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招商引资 劳务输出 回归 劳动力市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