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吉林省吉林市就业劳动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7年吉林市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市劳动就业及相关部门通过落实“改善民生十件实事”,采取包保民生重点工作等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初省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

  改善民生的大事全部落实,四项惠民政策出台并全面实施。2007年市委、市政府把全民创业促就业、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开发就业岗位和劳动力转移等项工作纳入市政府为百姓重点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中。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4159人,完成省政府年初下达计划指标的122%;全年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1243个,完成省年初下达指标的155.4%;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56个,完成省年初下达指标的105.4%;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100%,提前一个月完成省年初下达指标;实现劳务输出614306人,完成省年初下达指标的113.8%,其中农村劳动力输出533413人,完成省年初下达指标的118.5%。目前,吉林市2005年和2006年的社保补贴已基本发放完毕,2007年社保补贴正在发放。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按低保发生活费工作进展顺利,已审核企业815户,认定合格发放12619人。

  以创业园区为载体,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得到全面推动。年初市委、市政府印发《吉林市2007—2009年全民创业促就业实施方案》后,相关部门通过抓创业载体、抓服务体系和抓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了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

  建设创业园区,拓展创业小老板生成载体。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和业主让利的三种方式,利用现有的工业集中区和开发区,建设了工业、商贸、综合和农业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吉林市通过建立四类创业园区21个,建成工业创业园区7个,孵化生成中小企业327户,带动就业3.2万人;建成商贸创业园区10个,综合创业园区3个,农业创业园区1个,新生成个体工商业户近1.1万户,带动2.9万人就业。完善全民创业促就业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推荐项目,广泛开展创业培训,通过培训,扶持创业成功项目1243个。政府主导,健全快速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责、群众响应和社会参与的领导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开展青年创业“1+1”活动等30项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直接带动1.3万人实现再就业。

  完善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就业援助。去年吉林市通过两次逐户调查摸底,对调查出的就业困难对象登记造册,输入微机建立帮扶制度,明确援助责任。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开展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援助的工作意见》,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明确了就业困难对象就业援助任务,落实了责任。在全市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评选活动中,把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尽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强化了企业承担帮扶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的责任意识。通过开展由市直机关工委牵头,市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对每一个就业困难对象开展“一帮一”的“千人牵手创业促就业活动”援助活动,全市一万多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了再就业。

  吉林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和基层平台设立就业困难对象援助窗口和“零就业”家庭绿色通道,对即时出现的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做到了即时解决,去年到5月末已做到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6月开始动态管理,比省要求提前1个月完成了任务。

  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在去年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基础上,今年吉林市在五个县(市)全面推开实施了城乡统筹就业。每个村屯都配备了专兼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四级网络系统延伸到村屯,农民工享受到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就业政策。吉林市全面落实了“春风工程”,市劳动就业部门在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劳动法律法规及维权等方面培训的同时,结合域外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农民工培训的工作力度。发挥35个驻外工作站作用,建立信息定期传递制度,发挥县区资源优势组织输出,提前超额完成北京保安输出任务,打造出了苏州电子工、吉林保姆、舒兰加油工等输出品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载体 招商引资 登记造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