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中国民众心理状况:农民工心态好于城市居民


  近日,中科院心理所日前发表了《2007中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研究称,目前中国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和谐程度要高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

  项目组认为,我国国民的心理和谐包括自我状态、人际关系、家庭氛围和社会态度4个方面,其中良好的人际氛围尤为重要。项目组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他们使用该测量工具,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重点调查了位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7个中心城市、7个城镇和10个农村的3176名常住居民,以及7个中心城市的759名进城务工人员。基于本次较大规模抽样调查,项目组对我国国民心理和谐状况进行了研究。

  总体和谐仍有提升空间

  “当前,我国民众的心理和谐状况总体上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是报告提出的第一个重要结论。

  首先,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的总体状况介于“不确定”和“比较和谐”之间(平均得分为3.72,1为非常不和谐,5为非常和谐),但仍未达到“比较和谐”的程度,离“非常和谐”更有段距离。其次,有19.8%的民众心理比较和谐,得分在4分以上;而多数被调查对象(75.8%)的心理和谐处于“不确定”和“比较和谐”之间,有4.4%的民众心理不和谐(得分在3分以下)。

  项目组认为,政府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特别是如何大力促进主体人群的心理和谐程度,使之达到“比较和谐”的水平,是今后心理和谐建设工作的重点。少数心理不和谐的人群,有可能转化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人群,因此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关注。

  在心理和谐的4个成分中,家庭氛围得分最高(平均得分为4.1),超过了“比较和谐”的程度,这反映我国民众对家庭的感受最为和谐,这有助于提升民众心理和谐的总体水平。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民族维护婚姻家庭、倡导家庭和睦等传统美德仍然在民众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影响。与其他方面相比,民众更愿意为家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会从家庭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东部和谐状态低于中西部

  报告的第二个结论认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民众心理和谐程度的走向不一致,表现为东部地区心理和谐总体状况低于中西部地区。

  报告中说,从总体上来看,中部地区的心理和谐程度(平均得分3.72)要高于东部地区的心理和谐程度(平均得分3.69),而西部地区的心理和谐程度(平均得分3.71)居中。从自我状态来看,东部地区民众的和谐程度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在社会态度方面,西部地区民众的和谐程度显著高于中、东部地区。这表明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逐渐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开始表现出个体主义的价值观,而西部地区受这方面的影响偏小,更为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值得注意的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心理和谐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趋势不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分离效应。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一般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但从研究结果来看,民众心理和谐程度则是西部地区要高于东部地区。

  城乡居民差异大

  农村、城镇和城市居民的心理和谐得分也呈现“分离效应”,即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虽然高于农村居民,但其心理和谐程度最低,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际信任的缺乏以及社会态度的波动。这是项目组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的第三个结论。

  报告指出,首先,农村居民的社会态度最为积极,对自己的家庭氛围和人际关系的评价最高。一方面,这说明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已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尽管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等方面已发生深刻变化,但农村居民对于家庭氛围的感受仍然是最好的,这说明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仍然得以保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总体 数据 抽样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