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中稻喜丰收 农民盼机来


杨娟

 

一组崭新的烘干设备旁边,站着一架古老的木制风车,一高一低,一新一旧,一个光鲜一个沧桑,形成强烈对比。这是记者9月15日在湖南省辰溪县柿溪乡柳溪移民农业机械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见到的一幅画面。

“你该退休啦!”风车的主人,也是合作社理事长唐正福轻轻抚摸着这台用了半个世纪的风车喃喃细语。虽然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那份不舍,但同时唐正福脸上也洋溢着深深的喜悦。

 

 

“有了烘干机,收割水稻不用看老天脸色,不用弯腰晒谷,不用手工除杂,省事省劲省心!”唐正福高兴地对记者说,这套他花了13万多购置的烘干设备这周刚投入使用,每天能烘干17吨稻谷,还能自动除杂,比风车除杂要干净得多。

和唐正福一样,在武陵山片区境内的怀化,告别旧式机具,使用新型农机收粮、烘干的新农民已越来越多。金秋九月,记者来到怀化,感受农机给丘陵山区带来的秋收新景。

农机帮忙,务工农民照样稻谷满仓

“还有那么多丘田,我家稻谷今天能收得完吗?”

“你放心,收割机比人力快多了,不到10分钟收一丘田,很快就轮到你家了。”这是9月14日,溆浦县桥江镇温里村农民张克铁和该县五联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佑国之间的对话。

对话中,张克铁口中透露出焦急,热切期盼着收割机能让丰收的稻谷早“回家”,而李佑国的话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以前打稻像打仗一样,一家人忙不过来,还要请人,一个人工一天150元钱,外加三餐饭一包烟招待。”60多岁的张克铁回忆起没有收割机秋收的日子。在他的记忆中,收稻谷最初用的是“斛桶”,弯腰割稻后,力气大的男人使蛮劲一遍一遍将禾束打在斛桶内,再一担担挑走、晒干,用风车车干净,其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力;后来,斛桶逐渐被脚踏式打稻机取代,人工收割后,脱粒已从单纯手动脱粒变为手脚并用,脚踩踏板发力、手握禾束旋转,相比以前,双手相对轻松,但仍然没有摆脱人力,通常几人合作收割一整天,才可收0.5亩田。而现在,收割机下田,一亩付120元,15分钟就完事了。

和记者正聊着,收割机就已开进张克铁家的田,不到10分钟,他家的0.5亩田就收完装袋了,张克铁把装得满满的编织袋口扎好,抬上拖拉机运回家。

 

 

“种田的农民离开农机寸步难行,务工的农民有了农机也能稻谷满仓。”在该县观音阁镇栎林村,万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江仕祥道出了农民对农机的依赖和期盼。

2012年,江仕祥成立万友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三年积累,他把村里300多亩荒废多年的田流转过来,种上了水稻,他还通过农机为周边4000多亩地提供“保姆式”服务,与服务对象签订协议,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植保、统一收割,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栎林村村民向晓菲家一亩地支付480元服务费,从播种到收割都不用自己操心,全由万友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手包办。“由于品种好、管理好,风调雨顺,今年中稻大丰收,亩产预计高达1500斤左右,家中稻谷满仓,我和丈夫也能安心在外务工挣钱。”向晓菲笑着告诉记者。

丘陵山地,水稻机收仍然道阻且长

怀化地处大湘西,“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其地形地貌的形象勾勒。在这里,祖祖辈辈的农民都靠“卑躬屈膝”插秧收稻。收割机逐年进山,不过是近10年的事。

“别看现在农民争先恐后排队‘候机’,几年前我们刚开始推广收割机的时候,农机送到田里给农民用,很多人都不接受。”怀化市农机局管理科科长邓仕荣告诉记者。2004年前,农机局的同志把收割机搬进农田,演示给农民看,可习惯了人工收稻的农民却不愿意使用机械,总觉得收割机收得不干净,影响产量。经过连续几年悉心劝导和测产对比,最终收割机用产量和效率说服了农民。2008年以后,机收水稻才渐渐深入人心。

怀化市农机局局长易延凤坦言,怀化市目前水稻机收率达到62%,如果横向比较,略低于全省65.5%的水平,然而,若从怀化的这几年纵向发展情况来看,从2010年的38%连年递增,这样的成绩对于丘陵山区来说已实属不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丘陵 稻谷 水稻 平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