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赵剡水:企业转型既需自身突破 亦需国家扶持


:孙红梅 刘静明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剡水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发一批新型高效农业机械,说明政府对农机非常重视,让我们倍受鼓舞,也倍感压力。我们要做好转型升级,生产新型高效农机,实现‘农业机械化’向‘机械化农业’的转变。”

农机企业转型升级近两年来不断地被业内人士提及,但如何转型升级?企业自身应该怎么做?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又需要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持?赵剡水代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赵剡水表示,就我国农机行业的现状看,要实现转型升级,企业自身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要实现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品质升级。技术升级很好理解,以拖拉机为例,国外的产品大多是动力换挡,甚至无极变速,但我国的产品目前还大多以啮合套换挡为主,同步器换挡、动力换挡较少,更不用说无极变速了。但他表示,与技术升级相比,国内产品与国外差距更大的是品质,也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这也是目前我国农机产品面临的最大问题,对国内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坎儿。他认为,提升产品品质是个系统工程,从产品设计到制造,不仅主要工艺需要好的生产装备,像运输、传送、清洗等环节的辅助工艺更需强化。因为如果辅助工艺不强化,前面环节做得再好,到最后产品精度和品质还是会受到影响。第二,要正确看待精细化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精细化管理是必要的,但不能为精细而精细,企业更需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利用企业的核心能力搭建一个立体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管理者应该明晰哪些是投入点、收益点、卖点和控制点,只有明晰了这些,才能最终在市场中取胜。第三,企业必须走国际化之路。赵剡水认为,国际化之路对国内农机企业来说,是被动行为。国际农机巨头都进入中国了,如果中国企业再不走出去,首先失掉的是国际市场,更为重要的是资源配置方面的损失,像技术资源、制造资源、配套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人才国际化是最重要的。

赵剡水代表同时表示,由于我国农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在农机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更需要国家资金、政策的扶持以及政府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所应起到的组织与协调作用。他建议政府设立农业装备制造业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农业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的前期费用,优势拳头产品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资金补助,重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等。在国家的扶持下,完善农业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构建起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的农业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体系、以农机制造企业为主体的农业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体系、以公共和民营两部分为支撑的农机技术服务体系等。完善开放型的创新制度和运作模式,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力资源,同时大力鼓励引进国外大企业、研究机构的技术、人力资源,通过有效整合,创立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和经济实体,增加产学研合作的稳定性,提高产学研合作共赢能力。

针对目前我国农机行业面临的一些共性技术的缺失,赵剡水代表建议国家建立重点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目录,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科研机构等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平台的建设,重点支持原创性技术、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对已经研制出来的技术要加紧运用。

赵剡水代表特别提到要防止我国农机工业被“拉美化”,拉美国家的“外资主导型”农机工业发展之路的负面作用提醒我们,只有巩固和提升我国民族农机工业发展的自主权,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战略安全。所以他建议政府要站在加快我国民族农机工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研究制定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发展、维护本国用户利益、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政策法规。他同时希望在企业走出去的时候,政府包括行业协会应该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企业只有抱团取火才能在互相取暖的同时生存下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强化 拖拉机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