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土地流转与人才培养,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新关注


:马铮

肖飞此前没有想到,他2013年从湖北一所知名大学工程监理专业毕业后,没有到北上广发展,也没有到武汉等大城市工作,而是回到自幼长大的安陆市李店镇杨棚村,当上了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年仅22岁。

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创立于2009年,发起人正是肖飞的父亲肖明庆。提起肖明庆,在当地可谓是远近闻名的能人,他不到20岁时靠开挖掘机淘到了“第一桶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与工程机械打交道,也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较为松散的合作组织,在道路桥梁施工、工业园区建设时承揽平整土地等工作。随着近年来农业形势向好,特别是国家对农机方面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肖明庆意识到此中的机会,逐渐将业务向农机方面发展。他先后被任命为李店镇水利农机服务站站长,发起成立了农机服务队,并将服务队升级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4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到股东226人,股金1500多万元,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132台(套),主要承担机耕、机插、机播、机械排灌、机械植保、机收和农田设施建设等全程机械化服务。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2009年被湖北省农机局评为模范合作社,201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现在正是农闲时节,我们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培训检修,提前为春耕作准备。农忙时机械全部下地了,农闲时就停放在这里,车库已经小了,今年计划再建一个框架式停车大棚。”近日记者见到肖明庆和肖飞父子时,他们正在筹划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车库50米开外的一片场地上,3个钢架塑料大棚很是气派。走进一个水泥地面的大棚里,明显感觉到内外的温差。“这3个大棚是用来软盘育秧的,这个占地100平方米,另外两个分别是300平方米,共有700平方米的育秧车间,可循环培育5000亩的机插秧苗。”肖明庆说。合作社推行菜单式、保姆式、流转式三种服务模式,2013年与农民签订了5000亩的机插秧合同,其中需要提供“保姆式”服务的就有4000多亩。

“现在‘土地流转’是个非常时髦的词,但在我们安陆市,真正做到流转并不容易。因为农民普遍持‘宁可抛荒,绝不失业’的传统观念,留在农村的老年人传统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此前对机械化并不完全认可。更何况本地水源紧张,水利设施不足,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因此,我们合作社以实际行动当好‘田保姆’,解决老年农民无力种、青年农民不愿种、中年农民想外出务工又丢不下责任田的难题。”肖明庆说。针对夏季粮油收益效低,冬季抛荒严重的现象,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签订季节性土地流转协议,为农户来年中稻插秧免费提供相应田块的耕、整服务或按照每亩3.5斤的标准提供中稻良种。2010年,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各项农机服务,完成作业面积3.5万亩,作业收入1614万元;2011年,合作社成功流转徐家河水系一座中型泵站(南干泵站),还投资100多万元兴建了面积200余亩的梨子园水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源紧张的问题,并为水系土地流转打下基础,增强了合作社的造血功能。这种季节性土地流转创新模式的推出,吸纳了李店镇大棚、杨棚、新建、紫石等10个村的500多户村民。2013年,合作社秋播签订季节性土地流转合同2200多份,作业面积达到1.1万多亩。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还组织农机手跨区服务,作业面积达到12万亩。参与耕整地作业的机手平均收入达6万元左右,参与跨区机收的机手收入更高达10万元。服务做好了,农民满意了,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农民与合作社双赢的路子。

但肖飞对记者坦言,目前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达200多人,可是除了他自己外,没有一个大学生,连读完高中的也不过一两个人,这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就拿他父亲来说,能力、经验都令他非常钦佩,但作为合作社前任理事长和现任党支部书记,在政策水平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比如往往是农机部门的同志来传达才了解新出台的政策,这就意味着会错失不少机会。另外,作业机手文化素质较低,不但影响作业效率,而且容易出安全隐患。

合作社急需人才,亟待培训。“这正是我回到家乡的原因。大学毕业后,关于我未来的发展,父亲和我促膝长谈,一开始我也并不情愿,但后来我认识到,应该有一种‘反向思维’的能力。在城市里竞争,大学毕业生这么多,硕士博士也不稀罕,出成绩恐怕会比较慢;反之回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何况合作社现在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学的是工程监理,专业也用得上。”肖飞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大棚 整地 外出务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