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长期以来,水资源始终是制约库尔勒市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高新节水农业是库尔勒市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推进其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库尔勒市农业以棉花和香梨生产为主,棉花是库尔勒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市80%以上的棉花种植运用了节水滴灌技术。“百乡万户”赴新疆调查组在库尔勒普惠农场、哈拉玉宫乡走访时,节水滴灌也是当地干部和群众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调查组通过访谈和调研,发现节水灌溉能在库尔勒市普遍推广,主要有三个原因。
增产提质显著。哈拉玉宫乡农技站的同志和棉农一起给调查组算了一笔经济账。棉花滴灌装备每亩需要一次性投入约700元,装备可以使用15年,折合每年约50元的固定成本,每年需要投入70—80元/亩的滴灌软管,两者相加每年的滴灌成本约在120—130元。运用节水滴灌技术的棉田,每亩增产50—80斤籽棉,增产30%以上,按照8元/公斤的收购价格,一年增收400—640元。而且,采用节水滴灌技术的棉花,长势更均匀,高矮更整齐,花期更集中,花果大小更一致,棉花品质等级更高,售价更高。“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增产和增收。一到两年即可收回全部成本,农民自己都会算账,”哈拉玉宫乡李乡长说。增产增效显著,是棉花节水灌溉得以在库尔勒市大范围推广的最主要原因。
效率提高明显。运用节水滴灌技术后,水肥同步,使用控制阀门手动或自动灌溉,同步达到了节水、节肥、省工的目标,同时,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哈拉玉宫乡水管负责人介绍说,运用滴灌技术后,乡上棉花用水量从之前的630—680立方米/亩减少到现在的480立方米/亩左右,节水150—200立方米/亩。“以前棉花每年浇四五遍水,使用滴灌技术后,每年能浇九次以上,多的甚至能达到十三、四次,总用水量还减少。同时,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吸收利用率,高产的同时还能减少肥料的面源污染,”市农业局冶副局长补充道。
政府引导扶持。“别看滴灌现在发展这么好,也是有个过程的。”通过县农业局柯寿春局长的介绍,调查组了解到当地的棉花节水滴灌主要经历两个阶段。2003—2005年为启动阶段,主要为技术消化和政府引导扶持过程,一方面引进国内外的节水滴灌技术,和本地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形成本地滴灌技术及人才队伍。初期,农业部门推广的本地俗称“小白龙”的地表滴灌管效果并不理想,经过技术消化和摸索,才形成目前全市普遍应用的地下滴灌技术;另一方面,利用国家和自治区、州、市的项目资金,在全市范围内兴建一批棉花节水灌溉示范田和示范户,对于先期建设的农户每亩补助接近400元。2006年开始,在增产增效的示范效应下,农户纷纷主动购买设备,全市棉花滴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市棉花种植除了部分零星和套种地块,已基本全部采用滴灌技术。
“大力发展高新节水农业是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目前,我们棉花种植基本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的节水滴灌,正重点推广香梨种植的管道灌节水技术。”柯寿春说。
(“百乡万户”赴新疆调查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3-3-12/23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