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机局局长张景山认为,补贴力度加大更要突破“短板”:“下一步应加大水稻插秧和玉米收获等粮食生产薄弱环节农机装备的补贴力度,实施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秸秆还田等农机作业补贴。积极开展农机安全保险业务,研究对农业机械的保费补贴办法。落实国家免征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所得税政策。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为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多元化融资提供便利。”
“抱团”出击:农机合作社坚定信心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学习十八大精神中,农机合作社对此分外有感悟。
“明年合作社将多组织农民集中土地,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种植。从人员、农机数量和场地三方面实现规模扩大,同时大力建设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北京兴农天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领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各地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引导下,河南省宜阳县宜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吉林省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河北省辛集市运堂农机合作社等许多不同规模的合作社均有扩大合作社规模的打算,同时,众多合作社新星即将升起。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光有农机专业合作社还不够,由于分散在每家每户三、五亩耕地,种植意向不一,耕种时间不同,很难发挥农业机械威力,因此,我国农机化的发展方向应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土地流转紧密结合起来,各省在大力扶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同时,应兼顾土地流转的实行,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全程机械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现代农业,才能促使中国式的农场应运而生,使农业机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互相融合:科研院所勇担技术源头党的十八大在战略层面上将企业定义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农机企业在学习十八大精神中,对此表现积极。但是,强调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对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技创新中重要作用的否定,相反,各大科研院所凭借其强大的资源优势,仍然处于科技创新的技术源头地位。记者在对一些科研院所的采访中发现,如今不少科研院所融入产发元素,同样抢抓改革机遇,华丽转型。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副所长张进疆表示:“今年7月,原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已正式更名为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提升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强化成果转化,扩大技术的辐射和应用推广。同时自筹资金,利用自有和租赁的厂房,先后建立了联合收割机、现代农业设施、农产品加工设备、畜牧机械制造等生产基地,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目前研究所已具备年产1500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70台套农产品加工机械、90套万头规模化养猪场成套设备、50万平方米温室大棚的生产能力。”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已顺利进入了公益二类的改革行列,通过争取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和竞争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南方特色农机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产学研模式或者直接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与农业企业实现有效对接,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依法开展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同时,对生产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生产经营部门尝试推进股份制改制。
生态农业:农机化有大作为“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若要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农民三方的共同推进,缺一不可。”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李洪文在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后,非常有感悟地说。
当前,要进一步推动保护性耕作发展,第一步必须有先进适用的配套机具作支撑。现在农机市场上已有许多农机知名品牌生产保护性耕作机械供合作社和农民选择,山东时风集团、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免耕播种机,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深松免耕施肥播种机等,这些产品能有效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少林告诉记者:“下一步豪丰将加大机械制造投入力度,生产出更多种保护性耕作机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2-11-28/22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