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合作社来了大学生


:李欢欢

近年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让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中创业发展。在前不久刚刚举办的“发挥青年带头人作用,增强合作社发展能力”的主题活动上,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梁田庚指出,青年人投身“三农”事业,参与到合作社中来,不仅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的积极行动,也是自身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在国家重视“三农”,反哺农业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投入到这片“广阔天地”中,期望有一番作为。

2010年10月,浙江省江山市巾英农机合作社来了几位大学生……

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今年22岁的叶和娟,毕业于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物流专业。在农村长大的她,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工作,在经过网上投递简历、面试等环节后,被江山市巾英合作社聘为办公室文员,年薪2万元。

叶和娟的办公地点有三处:市里、乡里以及田间地头。农闲季节,她一般都在合作社设在市里的办事处上班,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浙江省农民信箱里有无新下发的通知,并根据通知要求准备相应的上报材料。归置整理档案是她的另一项常规工作,偶尔,她还会跟着老会计学财务。

农忙季节,叶和娟的工作场所就转移到了乡里办事处和田间地头。每天拿着表格找机手或社员签字,领了多少油,施了多少药,耕作了多少亩地……一项项内容都规范化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合作社管理一直以来都比较松散,社员、机手没有签字的习惯,尤其机手干活的时候,忙得根本无暇顾及叶和娟的“规范化表格”,更别提要“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地在小方格子里签上自己的名字”。甚至有次,有个机手因着急干活,为摆脱叶和娟的“纠缠”,抱怨一通后拉下脸扭身就走,丢下叶和娟孤零零地站在地头哭鼻子。

尽管有如此遭遇,叶和娟还是坚持她的规范化管理之路,趁农闲时找机手、社员聊天,“他们的孩子都跟我差不多大,跟他们混熟了,他们自然会支持我工作。”迂回策略显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曾有人说,回农村创业或工作的大学生注定是孤独的,每一个回乡的农村大学生都要遭遇世俗的目光、家人的反对和自我价值的怀疑。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安全”、“友爱”、“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而在回到农村的大学生那里,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是很难得到全面满足的。

叶和娟显然没有这些方面的烦恼。父母都是江山人,乐意女儿回家工作;2万的年薪在当地也算是中等偏上收入,还有其他优越的福利,比如免费的一日三餐、逢年过节的福利和时不时的外出培训机会。与叶和娟一同进入合作社的还有另外两名大学生,大家志同道合,孤独感鲜有存在。合作社对知识、对人才的渴望,让身为大学生的叶丽娟备受重视和尊重,“大伙对我们特别好,特别尊重我们。如果在全是大学生的大企业里工作,我肯定感觉不到这种尊重。”叶和娟说,友善和受尊重的工作环境让她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十分满意。显然,马斯洛的“生存”、“安全”、“友爱”和“社会尊重”这四个层次的需求在叶和娟那里实现得很充分。

按马斯洛的理论,“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在这一最高需求层次上,合作社给叶和娟带来了“自我实现”的期许和途径。她告诉记者,在合作社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不是你负责的事情,只要你提出想学,合作社也会提供机会让你学”;可以看到自己为合作社带来的改变,颇有成就感;并坚信“如果干得好,将来可以入股,未来很有前途”。

作为班上唯一回到农村工作的叶和娟,并不羡慕留在城市工作的同学。当记者问起哪种工作更好更有前途时,她的回答颇具理性:“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工作好哪个工作不好,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现在国家这么重视农业,在合作社我照样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

大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

林项霞,巾英合作社理事长,叶和娟的老板,也是在合作社内部最早提出招聘大学生并坚定贯彻执行的人。作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林项霞深知合作社对人才的需要,当她提出招聘大学生时,尽管大多数社员出于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都表示同意,她还是遇到了一些阻碍。

“有社员不同意,觉得浪费钱。一个大学生一年要开2万块钱的工资,招进来后干的活儿以前一直都有人在干,没必要招人。”林项霞无法接受这种说法,之前聘用的会计是某企业退休职工,已经70多岁,而会计知识更新很快,现在还要求使用电脑开具机打发票等,显然,老会计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从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上,都跟不上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田间地头 新农村建设 办公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