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保护性耕作防治农田扬尘效果显著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 路明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各种防治地表土壤风蚀的措施从原理上讲,就是削弱风力的侵蚀能力或增加地表的抗蚀能力,或两者兼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在地表植物枯萎稀疏的冬春季节,干旱和大风同步,土壤风蚀和大风沙尘天气比较频繁。因此,实施保护性耕作,即对农田实施少耕或免耕,利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是比较理想的防治农田土壤风蚀和沙尘灾害的有效措施。

2003年,利用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移动式野外风洞内,在内蒙古正蓝旗哈毕日嘎镇对比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地的土壤风蚀量。取得以下试验结果:

1、不同高度秸秆残茬覆盖下的农田土壤风蚀物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并随着秸秆残茬高度的增高而有规律的减少。

当作物秸秆残茬高度在30cm以上时,土壤风蚀量明显减少,当风速13m/s左右时仍未见有土壤风蚀现象出现,只是在强风吹蚀下有微弱的风蚀出现;当秸秆残茬低于30cm,土壤风蚀量显著增加,直至农田地表无作物秸秆残茬覆盖。由此可以认为在干旱、半干旱寒冷易沙化农业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在农田地表保留30cm高的秸秆残茬可有效的控制土壤风蚀及大风条件下的农田地表起沙扬尘现象的发生。因此,建议在寒冷干旱易沙化的农业区推行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应使作物秸秆残茬高度不低于30cm。

2、在不同秸秆残茬覆盖状况下,土壤风蚀量与风速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规律。

随着秸秆残茬覆盖率的减少土壤风蚀量增加,作物秸秆残茬覆盖率57.60%条件下,风速11m/s以下时,土壤风蚀率很小,几乎接近于零,只是超过15m/s的大风袭击下,才会有土壤风蚀风沙流出现。而随着秸秆覆盖率的减少,土壤风蚀量开始缓慢增加;秸秆残茬覆盖率为32.24%的地表土壤风蚀量与覆盖量45.12%的地表土壤风蚀量几乎未有区别,与覆盖率更大的地表(57.6%)相比,只是当风速超过20m/s的大风条件下才可能出现较强的土壤风蚀现象,而秸秆覆盖量低于32.24%的地表的土壤风蚀量却明显增加,直至覆盖率为零。说明农田地表土壤风蚀量是随作物秸秆残茬覆盖率的减少而增加的过程,这一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稳定平衡系统行为。

3、土壤风蚀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并在各种地表破坏率条件下二者的关系呈指数函数关系;在不同地表破坏率条件下,土壤风蚀率的增加与风速增大的速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当地表破坏率较小时,土壤风蚀率随风速增大而增加速率较小。总的趋势表现为地表破坏率越大,土壤风蚀率随风速的增加率也就越大。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粗略地把农田暗栗钙土35%左右的地表破坏率作为一个重要的临界值,当破坏率超过35%这一临界值,土壤风蚀率便会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干旱与大风同步的春季,更有明显的增强。当地表破坏率<35%左右时,土壤风蚀率很小,主要是强风所致。

从总的变化趋势看,风力越强,地表破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越大。在风速较低(10m/s)时,原始地表的土壤风蚀率几乎接近于零。地表轻度破坏可以诱发土壤风蚀的发生,但风蚀率仍很低。在风速较高(>15m/s)时,原始地表已有一定程度的风蚀,地表轻度破坏可使土壤风蚀率突然增加。这表明地表破坏有激发和增强土壤风蚀的作用。土壤风蚀率的变化趋势表明,在各种风速下土壤风蚀率随地表破坏率增加而增加的过程不只是渐变,而且有一定的陡变和缓变区间。土壤风蚀率增加过程中的陡变区间分别为2.5—6.84%和34.40—46.51%,缓变区间分别为6.84—34.40%和46.84—100%。由此可见,土壤风蚀率随地表破坏率的增大过程属于一种动态超稳定平衡系统行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风蚀 干旱 免耕 少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