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将于今年8月16日举行的“2007第四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暨第三届北大荒现代农业机械与装备展览会”无疑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巨大优势。得天独厚 “排头兵”办展优势凸显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自然资源丰富,耕地集中连片,特别适合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是著名的农业大省、农垦大省。农业现代化、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都居国内领先,某些方面和环节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黑龙江农垦既有“开着‘东方红’开发北大荒”的历史,也有“驾着‘大马力’建设现代化”的今天。到2006年底,农机化率已高达93.3%,现有农机总动力420.8万千瓦,各类型拖拉机6387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0054台,有联合收获机13919台,水稻插秧机49700台,农用飞机30架。最先进的农机设备还配有“GPS”卫星定位、卫星导航系统,能进行田间机械作业的变量施肥、变量喷药和收获作业的即时产量测试等,可实现“精准农业”。现代化的农机装备,为黑龙江垦区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重要支撑,被誉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排头兵”。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李俊局长介绍,黑龙江省和黑龙江垦区发展农业与农机化的潜力巨大,仅2007年,黑龙江省将新增加250个“农机合作社”。黑龙江垦区在“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48亿元,更新购买各种大中型农业机械7.5万台件。到2010年,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95%以上,并为农村农民代耕代种“跨区作业”服务达2000万亩以上,农机化发展总体上要达到或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同时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部,辐射东北的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和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具有广泛的国际性。“特别是黑龙江垦区多年来一直追踪国际最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不断引进使用、试验和示范,积极消化吸收和为我所用,曾被誉称为‘万国农机试验场’,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与设备几乎是应用尽有,如果把其中有代表性的集中起来就可开一个很好的‘农机博览会’。所以,在黑龙江举办好‘农机展’有许多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省内外广大农机人士,广大农民、农场职工和农机大户前来参观和选购。”李俊局长说。5万平米展场展出垦区农机发展全貌此次“农机展”预计展会规模:展场面积3—5.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1—2万平方米,室外2—3.5万平方米,并划分为“展示区”和“展销区”;参展的厂商达到500家以上;参观人数达5万人以上。以后每两年(即间隔一年)举办一次。此次“农机展”展出的农业机械种类齐全、品牌多,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并突出国际化和大型化,即与其它国内农机展相比国外的机械设备较多、大中型机械与设备较多。参展的主要机械和设备种类包括:国内外生产的各种大中小型拖拉机、收获机,各种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谷物烘干机,经济作物(如油菜、亚麻、马铃薯、甜菜、芸豆、白瓜籽等)生产全程机械,种子清选、加工设备,粮食清选、处理机械和仓储设施,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农村沼气和秸秆汽化与发电设备,农田节水灌溉设备,农作物秸秆还田与收集加工机械,水稻育秧成套设备与机械,水稻插秧机、摆栽机,家禽养殖机械与设施,奶肉牛饲料搅拌机械和挤奶设施与设备,牧草和青储饲料种植、收获、加工机械与设备,畜禽粪便处理、发酵、加工和施用机械与设备,农用工程机械,农用运输车辆,农用飞机,农用增雨防雹设施,精准农业技术与设备,农业、农机配备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农业、农机信息化技术及装备,各种农用柴油机、发电机,为各种农业机械配套的发动机、各部位总成和配件,其他各种农用设备与仪器等。“六个相结合”搭建一流平台本次展会采取了主办单位组织领导,协办单位协助组织,支持单位大力支持,承办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办展方式。即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黑龙江省农委、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和黑龙江北大荒农机有限公司承办并分别委托黑龙江省农机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同黑龙江北大荒农机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经农业部正式批准同意,展会还得到了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农业部农垦局、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和农业部《中国农机化导报》作为“支持单位”给予支持和帮助;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机学会、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作为“支持单位”给予声援和大力支持。同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等单位帮助协办。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07-2-9/22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