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农资销量锐减20~50%:部分肥料被迫调出东三省!


  渠道商销量惨遭“滑铁卢”,农资生产企业也未能幸免。吉林市辉隆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感叹,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一季度,正规复合肥和掺混肥厂家在东三省的生存状况异常艰难:“前期原材料价格比较低,后期涨得很厉害,这给一些具备资金实力的生产企业,创造了一定的利润。但是整体来说,大部分企业出厂价都压得很低,盈利微薄。”据陈虎介绍,尽管一季度中吉林市辉隆肥业依托成熟的网点和对市场的把握,业绩不降反增。但确实有些农资生产企业一季度的销量减少幅度超过了约20%。

  记者初步推断,造成今年农资渠道商和生产企业销量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东三省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农户施肥量骤降而引发的。然而,通过采访发现,这一判断并不能很好的站住脚。按照辽宁和黑龙江的农资人说法,当地大部分县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并未发生巨大调减。农民施肥量也并没有骤降,仅是减少有限。这让人不禁疑惑,那些业绩滑坡的经销商和生产企业的销量,究竟去了哪儿呢?又是怎么变没的呢?

深挖:谁在挤压渠道和企业的生存空间?

  据记者多方了解,新型经营主体攀升、土地流转和托管业务规模化、忽悠团严重爆发、粮食价格低迷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问题,是今年农资人公认的影响农资市场的重要原因。

  其中,急速上升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数量,以及他们直接向厂家议价拿货的模式,最让渠道商压力倍增。据辽宁鞍山中台化肥经销处任会让观察,尽管目前为止,当地真正上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还不太多,但从今年发展趋势来看,非常迅猛。同时,大面积的土地托管业务也正在成形。任会让说,今年台安县的一个朋友,一口气托管了4000多亩地。这些土地的农资投入品,以及从种到收的工作,都由土地托管公司包了。一亩地给朋友400块钱。另外,还有一家广东公司今年意向在黑龙江抚远县承包100万亩地种水稻,农资品也都是跟农资生产企业直接谈好的。任会让感慨,外来资本的介入和大户崛起,让渠道商越来越难做。

  此外,因今年忽悠团严重爆发而导致正规厂家和渠道商频受冲击的现象,也成为农资人吐槽最多的一个点。“以前忽悠团也有,但是今年格外严重。而且标识不规范的小厂家也特别多,今年一季度,光在公主岭就查处了10多家。”据一位业内人士反映,今年在东三省有一种含氨基酸掺混肥卖的特别好,包装袋上标注含有55个养分(28-15-12),但仔细看才发现,50公斤的掺混肥中,80%都是氨基酸颗粒,也就是说,氮磷钾以及硫等元素的养分只占20%。但老百姓看不明白,沉浸在少花了20多块钱就买到和正规掺混肥一样含量的喜悦中。此外,据王彦敏说,这些小厂家的铺货速度还非常之快:“当地遍地都是标识不正规的小厂家,他们翻着花样的骗农民用肥。今年我们到基层铺货的时候才发现,这些肥早就悄无声息的铺进好多个村了。这真是给我们正规渠道冲击的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化肥 玉米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