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先养水
种地先养地,养鱼先养水,水对于水产养殖来说就如作物生长的土地。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水产养殖的优劣,但在夏季由于气温高,降雨多,细菌、水藻滋生迅速,对于水质的破坏十分严重。所以保持养殖范围内的水质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天生的水质。养殖池塘应选在水源稳定、充足、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的地方,同时要求养殖池进、排水方便,且能单进单排。养殖池每次进水前都要认真观测水源水质情况,有条件要进行水质快速检测,或者在取水口用养殖的水产品挂网袋观察进行生物监测,在确认安全后才能进水,进水后要使用无公害药物消毒处理。
其次要加强水质的调节。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随着养殖水产品生长和饲料投喂量增加,水产品排泄物增多,极易污染水质,故应加强水质调节。
一是要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随着蒸发、渗漏要及时补注新水,一般每7~10天注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根据需要适当排出部分原池水,最好排底层水。如果水源不足应在保证水色和透明度的前提下减少投饵和施肥量。
二是全程使用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依据池塘水质、底质、生物环境等,对症使用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和生物环境改良剂,有效调节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组成,增氧净化水质和调节PH值,生物制剂以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复合菌为主。调节池水的酸碱度使pH值保持在7.5~8.5间。
三是合理配置、使用增氧机,根据设计产量5~8亩配备一台叶轮式增氧机。既能调节水质,又可增氧防止鱼类浮头。增氧机的使用应按照水中溶氧变化规律和增氧机的作用,科学的确定开机时间和机器的运转时间。要坚持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半夜开的原则;运转时间要根据天气、水质、鱼类的浮头情况和增氧机负荷面积等情况确定开机时间的长短。
四是采用植物调节水质,栽植复合型水草。河蟹、龙虾养殖池内应栽植复合型水草,主要品种有: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黄草等,水草覆盖率应占养殖面积的50%以上。若水草生长过盛,则应用拖刀人工割除;若数量不足,则以水花生、水浮萍进行补充。水草能吸收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控制病害的作用。
防治结合祛病害夏季的高温天气很容易给水产养殖带来病害的蔓延,而且由于高温等因素,病害防治起来并不是很容易,极易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应重点加强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防病措施,严格遵守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坚持定期防病。
精养池塘每10~15天要使用无公害药物进行预防,消毒药物以颗粒状沉底类型为主,可以有效对池底进行消毒;对于食物及塘边也应消毒。要防止浮头发生,加强预防,一般每天巡塘3次以上,重点时期在黎明、中午、黄昏,严格检查吃食情况和有无浮头之兆,及时勤除池塘及饲料台上的残饵、污物,发现浮头预兆,应停止投饵,并立即采取增氧措施。发现池中有死鱼,应及时捞出,检查死因,对症治疗,同时对病鱼要作远离深埋处理,以免败坏水质、诱发鱼病或使鱼病蔓延。
要定期杀虫,每月最少杀虫1次,主要药物品种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敌百虫等。单养塘或鱼、虾、蟹混养塘杀虫药物品种的选择及使用应根据养殖生产实际并按照生产厂家的药品使用说明书进行。要定期投喂药饵,经常投喂用维生素C、大蒜素、免疫多糖、病毒灵等药物制成的药饵,以增强养殖动物的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率。一旦发病,要认真检查,仔细分析,准确诊断,对症用药。用药时做到科学选择,合理使用,防止因用药过量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进入夏季,特别是5/6月份水产养殖病害将进入病害危害第一个高峰期。对于一些常见病症需要注意用药,控制病情蔓延。溃疡病可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或季胺盐碘遍洒消毒,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同时拌饲料内服喹酸或盐酸沙拉沙星加维生素C,每天一次,连续使用5~7天。出血性败血症可用阿维菌素或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遍洒消毒,每天一次,连续三天;摄食性鱼类发病还要拌饲料内服盐酸沙拉沙星或氟苯尼考或恩诺沙星加维生素C,每天一次,连续5~7天。烂鳃、肠炎、赤皮三病并发症可用季胺盐碘或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遍洒消毒,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同时拌饲料内服盐酸沙拉沙星或环丙沙星或磺胺间甲氧嘧啶加维生素C,每天一次,连续5~7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9/hq_17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