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加强投苗前期育水稳水工作,雨前后多施防应激产品,雨后天晴及时进行解毒和肥水补菌工作,内服活性酵母+多维+乳酸菌等。
治疗措施:外泼大蒜素,内服活性酵母等有益菌加强肠道修复。
通过漳浦服务站长期试验来看,每包虾料拌喂恩诺沙星(如“粤海恩福星)+黄连素有较好效果。
发病前期通过增氧解毒底净改底并调水减料,有效率可达60%,中后期有效率仅仅在30%!
7、红体症
病因分析:分为应激性红体(如:天气、水质剧变、进排水操作不当等)和细菌性红体(如:弧菌等病害导致的红体等)。2015年全年均发病普遍。
预防:有条件建议进行鱼虾混养(尤其是土塘),做好育水稳水工作,透明度控制在40cm左右;天气多变时及时泼洒维生素C (如“解毒应激灵”)防应激;定期使用活菌(如“粤海利生素”、“益水原菌”)等,定期解毒和改底;蜕壳期加强增氧,泼洒应激固壳素(主要成分:天然活性钙);内服芽孢杆菌、活性酵母等。
治疗:停止进排水,停料,施有机酸(如“解毒碧水安”)、芽孢杆菌进行解毒培菌;泼洒葡萄糖;加大增氧;内服乳酸菌(如“粤海601”)+活性酵母+对虾多维,连用3-5天。
五、2015年虾病应对措施
1、改变传统养殖观念
高位池养殖:改变超高密度的养殖观念,采取中密度养大虾。(密度由50-60万/亩向20万/亩左右转变),改变急功近利的养殖模式。
土池养殖:混养模式生态防控是土池对虾健康可持续养殖的必由之路,也是目前应对难以防控的白虾病害,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风险的可行措施。建议淡水区域:虾+河豚+白虾+少量(草鱼、大头、鲢鱼)混养模式;咸水区域:虾+河豚+白虾+黄鳍鲷+篮子鱼混养模式。
2、选择优质的虾苗
无论养殖早造或晚造虾,建议选择大公司大品牌的种苗,无论生长速度还是淡化稳定程度都有保障。投到了长不大的苗,再好的思路和模式都是枉然。
3、重视水质调控
坚持调水和稳水工作,通过解毒、施菌、增氧相结合的方式维持水质,倡导多解毒、少消毒的理念,鱼虾混养模式推行以菌制菌的调水方式,保证水质肥、活、嫩、爽。
4、重视底质改良
不仅要充分认识养虾先养水,还有懂得养水先养底;底质佳则水质良,底质差则水质差。
建议:前期30天每周改底一次,可使用增氧型底改(如“增氧解毒底净”),并且补菌一次,以芽孢杆菌为主(如富水美+益水原菌);中后期缩短间隔为4-5天改底一次,保持底质良好,水质稳定。
5、重视补钙
虾属于甲壳动物,蜕壳频率较高,1cm虾苗大量不到30小时就蜕壳一次,顺利蜕壳才能正常增重生长,所以每次蜕壳都需要大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尤其是淡水养殖区域,水体一般都会缺乏此类物质,所以在日常管理中需重视补钙等微量元素。
蜕壳集中期(农历初一、十五前后2-3天开始补钙:应激固壳素3亩/包+维生素C(如“应激高稳C”分开泼洒,同时加强增氧,蜕壳期虾耗氧会比平时加倍)
6、预防为主、管理细心
“抑菌、增氧、调水、内调”防控思路贯穿养殖全程。其中充足溶氧是重中之重,2015年福建东山鲍鱼池养虾的部分客户,采取高溶氧养殖成功率8-9成,不是意外。另外养殖过程细心查看料台,及时增减投料,尽可能减少底部有机质也是养殖成功之关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6/hq_16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