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新惠农农资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 李亚峰
此时已至7月中旬,以往这个时候市场行情早就明朗了,政策和价格均已出台,本应该是秋季肥收款的高峰期,但是今年的市场实在是太冷了,比2008-2009年的行情还要差,厂家暂定价不明确,经销商打款不积极。现在原料市场已经到了跌无可跌的地步,但是,复合肥厂对于原料采购仍旧谨慎,贸易商本着“宁可错过不可犯错”的原则迟迟不出手,化肥市场现阶段交易非常艰难。化肥的价格已经不由成本决定,而是需求决定,农民今年自主地减少农资投入,需肥量普遍减少;加上近期长江中下游连续的暴雨洪涝,遭灾的农民选择不补种。
重陷危机 十年一轮回
危机,既有危险也有商机。据李亚峰介绍,农资市场经过两次危机,第一次是1996-1998年,1996年取消计划调拨,1997年放开市场,1998年尿素从1600元/吨降至1200元/吨,最后降到800-900元/吨,由于对市场行情判断失误,很多公司倒闭,那些年亏损了很多供销社系统公司;第二次是2008-2009年,2006年由于农资行情良好吸引了很多个人加入这个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不仅上游生产企业,下游的流通企业的数量也在增长,然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化肥行业也不能幸免。“今年农资市场比较艰难,比全球金融危机那次还要差,今年的市场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产能方面,2009年以后单质肥开始向复合肥转变,现在复合肥产量也被催起来,渠道众多,产品玲琅满目,但需求减弱,化肥市场严重过剩。资金方面,银行对农资企业贷款越来越严苛,有几家生产企业为此都停产了;下游赊销导致资金链断裂,农民没有钱给零售商,零售商没有钱给批发商,一环压一环,恶性循环。然而,这样的市场反而是优胜劣汰的契机,没有行政干预,是市场的自我调节。”李亚峰如是说。
秋季肥暂定价滞后出台
今年玉米肥整个销售期拖得非常长,往年这个时候玉米肥早就收尾,但是现阶段还有零星补货。7月中上旬,往年是交款收款旺季,而今,上游复合肥厂家采购原料谨慎,开工率不高,甚至还有很多库存没有消化,下游经销商交款非常不积极,预计销售期将向后推迟。李亚峰说:“秋季肥方面,大厂家一直在开车,中小型厂家大概要到20日之后开工,但是能开几成还不好说。至于复肥厂家给予的政策方面,原料工厂给出的价格虽到了底线,但复肥厂家仍不敢大量采购,且企业迟迟不能出暂定价,政策也只有计息保本了。作为贸易商而言,明知道价格已经到了谷底,但是本着‘宁可错过不可犯错’的原则迟迟不出手,现在是需求决定价格,不能说现在跌破成本价就成为企业采购的依据。”
农民漠视种植现象加剧
很多地区反映,今年的小麦实际收购价要比政府收购价低很多,因为政府收购小麦时要求的品级很高,农民种的小麦一般都达不到那个级别,以湖北为例,市面上卖到1元/斤的都很少。农民自己算了一笔账,1300斤/亩的收成,假设以1元/斤收购,亩收入1300元,9月份播种,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的投入,收割的机器费用和近9个月的管理,平摊到每个月回报连10元都不到,那么对于打工的农民来说,种地只是面子的事。对此,李亚峰表示,事实上,真正在土地上纠缠不清的农民越来越少了。“往年农民还会用45%均衡含量的复合肥,今年很多农民都买28-4或者28-0-6的;往年只有家里条件差的农民才会用颗粒碳铵,今年很多农民都选择这个。粮价不行,农民主动地减少农资投入。加上今年南方的水灾,往年还有补种的情况,但是今年农民本来就不想种了,遭灾了就顺势不种了。”
增值税支撑有限
7月1日后,化肥销售正式征收13%增值税。对此,李亚峰说:“对化肥价格不会有支撑,以尿素为例,去年由于电价和增值税尿素确实涨了,但是现在尿素的价格跌了很多。增值税可能会影响钾肥,但也不一定。原因有四,一是下半年是钾肥需求淡季,大田作物方面,玉米需钾很少,玉米肥以高氮为主;二是夏天到了,蔬菜可以从棚内到陆地,45%均衡养分的常规肥就足够了,也不需要那么的钾;三是钾元素有抗倒伏作用,现在经过改良的种子完全能够抗倒伏,钾肥的作用有限;四是小麦底肥方面,河北、河南、山东地区缺磷,对磷元素要求比较高,小麦肥以高磷复合肥为主,需钾少。加上市场有个预期,认为其他肥种都降价了,钾肥也要降价,所以说,即便是钾肥成本涨了,市场照样不买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7-18/hq_19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