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草菇种植技术

夏季栽草菇效益看技术




  2、小拱棚栽培:首先,建畦床1.2~1.4米宽,翻深0.2米,整成龟背形畦床,两侧修建10厘米宽洇水沟,铺料播种同室内床架栽培;其次,播种后第3天,间隔0.3~0.4米插入竹拱,现蕾后将料面上的塑膜抽出搭予拱架上,露天棚应再覆2层草苫,荫棚下只覆一层即可。发菌期间,除掀膜通风外,应将水沟灌满水,一则降温,二则使床基土壤保持较高持水率。气温超过35℃时,每天应将草苫多次喷湿。接种后第四天,最迟不超过7天,草菇即可现蕾,此后管理应以通风、降温、保湿为重点,阴或小雨天气及夜间可将塑膜揭去,只覆草苫,既利通风又有足够的散射光,并能有效地保湿,但应注意大雨天气不可掀膜,晴好天气时,阳光直射,棚温升高很快,注意加厚覆盖物并喷水,夜间可将棚周塑膜掀开约10厘米左右,将洇水沟灌满水,使之加强通风的同时保湿并降温。  

  3、沟式平面栽培:浓密的树荫下,挖深20厘米、宽120厘米沟槽,灌透水;铺料播种后使料面与地面持平,地沟上方架设小拱棚,具体播种及管理同小拱棚栽培。该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地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可为基料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和水分条件,尤其水分管理方面,较之前述栽培方式,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应注意防雨排涝,否则,极易形成积水涝渍,影响或损害生产。  

  4、仿野生栽培:选一块栽培场地,要求尽量平坦,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但也不可过大,以3000平方米以下为宜。用竹木或水泥架杆均可,搭设2~2.5米高的平棚,上架树枝、玉米秸均可,覆一层塑膜后,再覆盖柴草、秸秆等,使之成为一大型荫棚,四周适当密植栽培丝瓜、南瓜、葫芦类植物,使秧蔓上架,形成郁闭度颇高的绿色荫棚。荫棚四周大于栽培场地2米左右。地面按20米×40米见方划线,修建运输道;建长20米、宽1.2米的栽培畦,畦两边各留0.1米水沟,两畦间距0.6米为作业道,每个“栽培方”内建20个栽培畦,栽培方四周均留置4~6米宽运输道,以利车辆进出。荫棚四周拉设遮阳网至地面位置,其顶层位置架设输水管线及单向(向内)喷雾头,每个栽培方内纵向架设二排双向喷雾头。正常管理时,喷雾头全部工作,增加水分及湿度,有风时,可将上风方向喷雾头打开;中午时分气温太高,可打开南面喷雾头;下午“西晒”时,可将西面喷雾头打开;阴雨天时任其自然即可。  

  5、大棚栽培:该种栽培方式又可分为平面式栽培、立体式栽培两种方式,各有千秋,随生产者意愿而自由设定。由于立体栽培需搭设床架,成本较高,故实际生产中大多采用平面栽培方式。具体播种及管理可参考前述有关内容,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出菇管理  

  1、温度管理:尽管草菇属高温型品种,但要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生产结果,也需将温度调控在适宜范围,即28℃~32℃;具体可通过种植绿色植物、加厚覆盖物、喷湿草苫、棚内浇水、夜间通风等一系列的措施来达到目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草菇个头较大,开伞亦迟;如在33℃以上时,草菇个头明显变小,而且很快开伞,大大降低了商品成菇率。  

  2、通气管理:坚持夜间多通风、阴雨天全天通风、早晨通风、白天高温时间段内少通风或不通风的原则,一是使棚内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二则使棚内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出好菇并降低发病率。  

  3、水分管理:水分既是重要的物质条件(基料和床基含水),又是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空气湿度),二者缺一不可。一般而言,保持63%~68%的基料含水和较高甚至近饱和的床基含水,以及90%左右的空气湿度,是保证草菇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生产中应根据当时当地条件,灵活调控。  

  4、光照管理:草菇既需要光,又不能接受强光,生产上应根据菌株的特性实施管理。一般可掌握能在棚内正常看报纸即可,大约在400~500勒克斯之间。具体可通过进出口、通风口、大棚四周掀开草苫边角等方法实施调控。  

  5、采收及采后管理:一般现蕾后3天左右,子实体可达七八分熟,此时的草菇,包被不松、手捏硬实、商品质量最高,应及时采收;如继续任其生长,约过2小时后,包被松软甚至裂开,菌柄伸长,继之菌盖展开,几无商品价值,只能自食。对此,我们的态度是:宁可采早影响产量,决不采老丧失价值。采后应及时清理料面,将菇脚、死蕾等清除出棚,凹陷处予以补土并整平,浇灌1%左右的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并即时喷洒适量清水将营养压至土层内,使之渗入土层下部和基料内部,大棚进行全闭光措施,令其菌丝休养生机,约3~7天后,待见料面再度有蕾现出时,重复前述管理即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菇 品种 大棚 食用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