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草菇种植技术

草菇从种到栽培只需7~10天栽培技术




  三、栽培方法

  1.选好菌株、制好菌种  草菇生长迅速,容易老,栽培时要用优质菌种。外地引进母种,一般转管扩大1~2次为宜。故应定期购进新品种。因草菇偏碱环境,制备培养基时(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应加入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整至8左右,经消毒灭菌后pH值降至7.5左右,制原种、栽培种时,培养料中加适量石灰,菌种培养温度应保持在30~32℃,温度忽高忽低,或长期在30℃以下,菌丝生长无力、稀弱、质量次、产量低。栽培种应该是菌丝分布均匀,白色或黄色,透明,有厚垣孢子。无杂菌,菌龄短生活力强,菇蕾多,产量高,长满袋后存放超过一个月的不宜使用。

  2.地棚立式栽培方法

  ①造好底墒栽培前大水泡畦3~5天,达到饱和。②挖坑做畦畦宽60~100厘米,深20~25厘米。③铺培养料20~25厘米左右。轻微踩踏一下。④在麦秸培养料上撒4%~7%麸皮,用杈撬一下使之?入培养料内。⑤泼浇1%石灰水调湿度,使含水量适宜。⑥再用杈撬一遍,以利通气。⑦撒菌种。把菌种掰成枣大小的块,均匀撒在麦秸(培养料)上,最好在培养料10~15厘米处撒一层,最上边再撒一层,最后用少量麦秸覆盖。⑧用铁锨轻拍,平整后撒肥土压料,覆土厚度为1厘米,复撒的肥土应先泡湿。⑨发菌管理发菌时期,每天通风换气2小时,注意保温。⑩控温管理草菇生长阶段,地棚内的温度要稳定在22~28℃,料湿保持在30~35℃之间,初夏和早秋夜间温度较低,宜选在背风向阳处栽培,并注意保温。使昼夜温度基本稳定,防止温差过大,影响菌丝生长和菇蕾生长发育。当外界气温较低时,白天可适当卷起地棚上的草帘,让阳光透入棚内,增高棚温,促进菌丝生长。

  一般情况下,接种后第2~3天,由于培养料内多种微生物活动,料温不断上升,料温升至35~38℃时,料块表面温度一般为22~35℃,即可形成子实体,但在子实体生长时,温度适当低一些,使子实体生长慢一点,开伞迟,菇形大,菇肉厚,菇粒重,质量好,产量高。出菇期间,棚温控制在25~28℃较为适宜。河北中南部地棚内温度往往超过35℃,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常因过热引起大批幼菇枯萎死亡。为此应将地棚塑料薄膜散热,或向棚外草帘上泼洒冷水降温,用草帘和毛草遮阴,雨天盖塑料膜防雨。

  ???补水保温草菇属高温性菇类,栽培后第四天泼浇水1次,要适度,以透为度,并加1%生石灰,水中可加微肥、二铵、磷酸二氢钾或糖类。

  第五天一般长出小菇蕾,不再喷水,如发现料面缺水,可在午间喷水,但不要喷太凉的井水,可提前把水放在棚内,到时即用以防料温下降,致幼菇枯萎。为了保持空气的湿度,一般在通风前先喷雾,防止通风后温度下降。

  ???光照调节发菌初期光线宜偏暗,如光线过强,容易在菌块上出菇蕾,影响菇丝吃料。发菌后期适当增加,使菌丝加快向料内延伸和成熟。子实体形成需较强的光照,据测定,以500~1000勒克斯,每天照10小时以上,可明显提高产量。为满足光照要求,在出菇期间,每天定期卷起草帘,增加棚内光照强度,但不可有直射阳光照晒,以免晒死幼菇。

  ???通风换气菌丝生长初期,每天中午将地棚两头塑料上卷一节,通风15~20分钟。菌丝生长进入旺盛期后,应加强通风次数,可在早、午、晚各通风一次。出菇阶段,应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间,否则会造成幼菇枯萎死亡。

???调整酸碱度草菇喜偏碱性环境,栽培时pH值用石灰调到9~10,pH值7以下时极易出现大批鬼伞(狗尿台),消耗料内养分,影响菌丝生长发育。随着菌丝生长和出菇,培养料中有机酸积累增多,影响菌丝生长和营养积累而有利鬼伞生成。因此,采完第一茬菇后,向料内喷洒一次3%石灰水,使料内pH值偏碱性,促进菌丝生长恢复,以利第二茬菇生长。

???生长异常及防治方法栽培过程中,常发生以下三种异常现象。

  一是菌种块出现菇蕾接种后2~3天,裸露在料面的菌种块出现很多白色的小菇蕾影响菌丝吃料。因此,栽培时,选用菌龄短的菌种,接种时,菌种上面再覆盖一层培养料,不让其外露。发菌初期,棚上盖草帘遮阴,防止因强光刺激发生菇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菇 发酵 石灰 塑料薄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