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电商带旺农产品营销,未摘先售现象火爆
8月29日,澄迈农之子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大棚内嫁接圣女果种苗。目前,该合作社已有不少种苗在网上售出。
“这批圣女果种苗8月25日才刚嫁接完,现在就有很多种植户和我预订了!”昨天下午,澄迈县老城镇白莲居委会居民、农之子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家元站在位于罗驿村的圣女果大棚内,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我在微信朋友圈和电商平台进行营销,仅去年就卖了50万斤圣女果!”
近年来,澄迈多措并举让该县的无核荔枝、无籽蜜柚等优质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其中,不少“网红”农产品青果还挂枝头,在网上却已接到不少订单,出现了未摘先售的火爆场面。
农产品“触网”农户尝甜头
吴家元将农产品“触网”以来尝了不少甜头。
2014年5月,白莲居委会下辖的多个村庄里,村民们丰产的冬瓜尽管每斤收购价低至1角钱,仍陷入滞销局面。
“当时看到农户们个个愁眉苦脸,我内心十分焦急。”刚学会使用微信的吴家元试着编发了一条信息向社会求助,“没想到,这条信息得到澄迈网店协会关注。在他们的帮助和转发下,老城镇许多企业、学校食堂以每斤4角钱的价格,向我们采购了逾60万斤冬瓜。”
尝到了甜头的吴家元,把目光对准了罗驿村。“罗驿村作为千年古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村观光,但村子不收门票,缺乏一项带动农户发展的产业。”他说。
为解决这一难题,吴家元于2015年走访昌江、东方、陵水、万宁等多个市县,最终选择了年前上市、价格高且利于发展采摘游的圣女果进行种植,“当年圣女果成熟后,我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电商平台进行推广,许多游客、收购商先后来到园区,将鲜果采购一空。”
今年开始,吴家元又将重心转移,共投入60余万元培育20万棵圣女果种苗。“本打算11月1日才开始正式售苗,但来自澄迈、海口、文昌等地的种植户在网上了解到这一讯息后,都纷纷跟我联系,目前已有5万棵种苗提前售出。”吴家元笑着说,现在,他的苗圃内共安排了12名农户就业,包括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天可获得100元收入。
抱团发展打造完整供应链
“要做好县域电商服务,核心在于建立完整的供应链。”澄迈网店协会秘书长王恒告诉记者,依托澄迈农业互联网产业园这一阵地,该协会的300名会员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现已形成涵盖田头采摘打包、物流运输、冷库贮藏等多个环节的较为完善的供应链。
“一方面,我们对接省内外大型超市、批发商和微商,不断拓宽农产品销路;另一方面,我们提供专业的农产品检测和农资供应服务,为供应商和农户分忧解难。”王恒介绍,截至去年,在省农业厅和澄迈县1212、县农业局的支持下,该协会邀请来自浙江、海南的优秀电商讲师到澄迈开设各类互联网知识培训班30多次,累计培训农民、创业青年1500人次,为澄迈电商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网红”农产品促二三产业发展
“早在2014年,澄迈便实现了全县自然村宽带‘村村通’,这为电商发展打牢了技术基础。”澄迈县农业局党委书记郑光伟表示,2016年澄迈完成了第一期福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和6个村级服务网点建设,同时印刷了3.3万个具有澄迈特色的农产品通用包装,免费提供给该县电商从业者使用。
郑光伟介绍,通过统一包装和多渠道宣传推广,澄迈已使桥头地瓜、龙吉贡米、福橙、无核荔枝等农产品以“网红”身份亮相电商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淘宝上销售桥头地瓜的店铺共有1600余家,仅电商销量便占据了桥头地瓜总产量的50%。
“同时,澄迈依托‘网红’农产品,不断促进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和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已形成采摘地瓜、番石榴和手工制陶、拉网捕鱼、吃农家饭相结合的多条旅游线路,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郑光伟说,下一步,澄迈将不断推广桥头地瓜、无核荔枝的产销模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宽电商市场,把这项“指尖”生意越做越红火。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7-09-06/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