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新疆兵团:多措并举结出“致富果”


 

  今年截至目前,十三师红星四场通过发展养殖业和设施农业、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和从事二三产业等措施,织密“增收网”,兜起“致富果”,人均多元增收近3000元。

  典型示范、建设基地

  引导职工拓宽多元增收渠道

  4月16日,在红星四场七连职工黄朝财的蔬菜大棚里,嫩绿的沙葱长势喜人,他高兴地说:“这一棚沙葱再长高一些就能销售了,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今年40出头的黄朝财,过去一直种植棉花,收入平平。穷则思变,经过几番考察,结合哈密地区气候和自然条件,他在连队里承包了2座大棚,种起了沙葱,没想到一年下来,就收入了2万多元钱。

  他又在连队相继承包了21座大棚。“一亩菜能抵得上五亩粮。一茬沙葱能剪出400多公斤,平均一年能剪5到6次,一年一个大棚就能带来2万多元收入。”黄朝财高兴地说。

  在他的带动下,许多职工群众加入发展设施农业的行列。近年来,为积极引导职工拓宽渠道多元增收,该场不断在调整农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团场大力扶持、连队牵头经营、干部带头入股、职工自愿参股”的形式,全力扶持蔬菜产业开发,下大力气建成了七连沙葱生产示范基地和五连韭菜生产基地,带动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注册了“漠味源”和“贵珍”蔬菜品牌,邀请专业团队进行包装设计。

  为了帮助更多的职工群众多元增收,从大棚蔬菜的前期管理到后期收割,全程都有连队职工参与,每个入棚务工的职工一年有8000元到1万元左右的收入。该场五连职工郭根鱼说:“去年冬天,我在大棚干活,每个月有2500元收入,我很满意了。”

  2016年,红星四场共有设施大棚483座,其中韭菜大棚351座、沙葱大棚70座、其它蔬菜大棚62座,实现总产值4537万元,带动300余名职工增收。

  结合实际、各显神通

  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难题

  为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职工增收,各连队结合实际各出实招:有的连队组织有养殖经验的少数民族职工进入牧泰养殖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代放羊群等形式增收;有的连队组织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进工业园区打工增收……直接带动300余户少数民族职工家庭就业增收。

  5月10日,笔者在十三师工业园区遇见了正准备前往晶合源硅铁厂上班的哈萨克族职工马合买提·莫合买提。前几年,马合买提·莫合买提一直在外打临工,由于语言障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自己的付出总是没能换来满意的回报,而且妻子身体不是很好,一家四口的生活开支压得他喘不过来气来。

  2015年12月,马合买提·莫合买提参加了团场举办的驾驶员培训班,顺利拿到了驾驶证,又经过团场介绍进入现在的工厂上班,每月有4000元的固定收入,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儿。更让人高兴的是,今年4月,妻子也被团场安置在公益性岗位上工作,每月也有千元的收入,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在团场的带动下,园艺二场的哈萨克族妇女们,也按捺不住,勇敢的走出家门,有的妇女做清洁工作,有的妇女在红星四场的刺绣店制作传统手工民族绣品挣钱,平均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元。

  搭建平台、提升技能

  提升职工群众创业能力

  为帮助更多的职工创业就业,今年以来,红星四场共组织开展了手工编制、电子商务、中式烹饪、网络营销、家政服务、母婴护理、创业培训等技术培训,受益人数达1100余人,通过技能培训自主创业人数达170人,年人均可增收2.9万元。

  红星四场园艺一场职工大桑作鹏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面对红枣市场日趋严竣的形势,他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在网上开始从事电商销售红枣,没想到一个月下来,就销售出去了2吨多。今年春节前后,累计实现红枣销售3吨,红枣加核桃2吨,增收20余万元。

  哈萨克族女职工加米娜出生于红星四场牧业连一户牧工家庭。结婚成家后,她家一直靠丈夫放牧的收入为生。为了摆脱贫困,1998年10月,加米娜经人介绍到哈密市一家刺绣店学习民族刺绣技艺。学成回来后,她就有了开办一家刺绣店的想法,但缺乏启动资金。

  于是,加米娜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在自己家里制作手工艺品和民族服饰,过上一段时间就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出售。几年下来,她赚了一些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蔬菜 红枣 设施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