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妙霞(左一)
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十里香”草莓生态园的大棚内,阵阵香味沁人心脾,饱满通红的草莓垂落在地上,黄蕊白花点缀其间。这个草莓种植园的主人叫吕妙霞,是一个闻名十里八乡的致富女强人,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草莓西施”。吕妙霞先后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女农民工、全国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衣锦还乡再创业
1989年,为摆脱贫困,21岁的吕妙霞离开家乡到北京打工。在亲友帮助下,她开始卖水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蹬着板车跑30多公里,到水果批发市场批发水果,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到家里。凭着“实心秤”精神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从沿街叫卖到摆地摊,再到有了自己的经销店,她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2008年春节,吕妙霞回洛阳老家过年时,发现当地的高档水果很少,而且大部分是从外地购进的。尤其是草莓,无论是个头、品种,还是味道,都和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相差甚远。洛阳也没有成规模、质量好的草莓种植园,于是,她萌生了带领乡亲们种植大棚反季瓜果致富的想法。
春节刚过,吕妙霞就到山东等地考察草莓种植,发现种植反季节大棚水果一亩地的效益要比种粮食高出好几倍,特别是草莓的经济效益比其他水果还要高。于是,她特地从山东请来两名技术专家到孟津考察。专家实地调查后得出结论,孟津的土质和水质都适合种植大棚水果,而且比山东还有优势。由于这里的温度比山东那边高,水果可比山东早熟半个月。听了专家的分析,吕妙霞更加坚定了种植大棚水果的决心和信心。
但是,如何说动乡亲们改变固有观念和她一起干,成了最大的难题。在此之前,当地还从没有人种过大棚水果。吕妙霞挨家挨户上门劝说,结果费尽口舌也很难打消乡亲们的疑虑,甚至还有人背后议论,说她是“傻妞”。她年迈的母亲也一再劝说:“好不容易有了点积攒,一下子投进恁么多,砸了锅怎么办”。
乡亲们的质疑,家人的反对,并没能动摇吕妙霞创业的决心。
2009年,她在孟津县送庄镇朱寨村承包了150亩土地,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十里香草莓基地。在当地妇联的帮助下,贷款200多万元,建大棚种植反季节水果。大棚建好了,她从山东购进草莓种苗,开始育苗,每天早上,她五、六点钟就到基地,晚上十来点钟才回家,眼看着小苗苗一天天长大,她的心里乐滋滋的。她用了三个月时间,平整土地,安装水管,采购钢管,装修棚膜,埋设滴灌,跑了四个省,往返数千里,购回一件件材料,共建大棚67座,而她,却变得又黑又瘦。母亲心疼地说:“看你瘦哩娘都不敢认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1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使草莓大棚塌的塌,歪的歪,她心如刀绞,差点哭出声来。但是她一咬牙,决定她带领工人开展生产自救,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经过几天的努力,一座座草莓大棚终于又顽强地屹立在寒风里。
2010年9月,一场多年不遇的14级龙卷风和大暴雨又把几十个大棚刚种上的草莓苗冲没了。但是这些灾难都没把她打趴下,她擦干泪水,从头再来。
2011年春节前 ,草莓上市了,草莓园里,人来人往,供不应求。订货的电话,打个不停。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见到了经济收益。
帮扶乡邻共致富
“一个人富不算富,让更多人都致富,这才叫真本事。”这句话是吕妙霞的座右铭。为了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吕妙霞成立了孟津县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给乡亲们想办法:有资金的可以承包土地,自己建棚,自己管理;没有资金的可以租园区的大棚,等大棚有了效益再给钱。大家用同样的品牌,同样的种苗,同样的技术,统一包装,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她还先后无偿提供40多万元资金,帮助困难户建起40多个大棚,扶持他们走上致富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7-03-03/2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