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不种水稻改种茯苓 安徽请水寨村农民年收入翻10倍


  晾晒、烘干是加工的关键环节,这台烘干机,是段玉彬投资100多万元改装的。原来是烘干蚕茧的机器, 段玉彬把它买来,自己动手改装了投料口的宽度,解决茯苓切片后的烘干难题,有了这台机器,可以将烘干量,从每天3吨提高到8吨。

  段玉彬做了三十年的中药材买卖,最感慨的就是,药材质量必须要靠生产源头把控。五年前他开始自己搞种植,建立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 一年茯苓加工就在1000吨。

  给农户们的木屑袋料包,就是在这里配置的。工人们用来装袋料的塑料袋也是特质的,可以完全降解。

  段玉彬最在意的就是这些木屑袋料的质量,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明年的种植。

  古人把茯苓看成是松树的一部分,因为松木含水量低,营养成分多,适合种菌的生长,这让人们误认为茯苓是松木的一部分,是集天地灵气长出来的。

  传统的茯苓种植,都是砍伐松树做培养基,山区的植被越来越差,茯苓产业也难以为继,怎么办?段玉彬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研发了这种,以松木屑为原料,添加了他自己研发的营养配方,作为基础袋料的培养基。

  以前,老百姓都是用粗的松木段来种植茯苓,现在我们用松木屑,加上我们自己的配方,这样袋料包种植茯苓产量高,个头也大。一百斤袋料包能够产28斤茯苓,而以前一百斤松木段只能产18斤茯苓。

  一亩地通常需要3400个这样的袋料包,使用袋料生产出来的茯苓亩产可以达到5000斤,而传统方法种植的茯苓亩产只有3400斤。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在原生态环境下,种植茯苓逐渐向利用菌棒、菌袋这样的方法,来研发出一种新的不破坏生态环境下的茯苓生长,这在全国是领先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正好是解决了,我们现在提出的,中药材要新三化,也就是科技化和生态化、机械化。

  岳西县的坡地上,现在农户们都已经在用新的培养基种植茯苓了,规模达到1000亩,年产茯苓600吨。这里的黄红土壤,土质疏松,三分土七分沙,非常适宜喜欢干燥的茯苓生长。

  不过,段玉彬也有他的担心,他们在岳西投资种植3年,刚好到了换种苗的时候。眼下育种工作必须提上日程了。

  我们最担心的是现在茯苓育种退化严重,虽说袋料包种植茯苓产量高,但是存活率不稳定,病虫害这一块还需要控制。

  眼下,国内市场茯苓需求,每年还在以12%的速度增长。

  段玉彬的目标,是抓紧育种,未来开发出品质更高的,药食同源的茯苓产品。那将是更大的一个市场。

  我国植物类中药材有近1.2万种,动物类药材有近1500多种。

  根据我国“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对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我们要建成100种中药材野生抚育种植养殖基地,重点建设麝香、人参、羚羊角、川贝母、穿山甲、沉香、冬虫夏草、石斛等濒危稀缺中药材基地。

  怎么把开发价值大,价值高的名贵药材,做成产业,甚至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还能保护生态、恢复生态,这几个中药材种养殖的故事,相信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不种水稻改种茯苓 安徽请水寨村农民年收入翻10倍

不种水稻改种茯苓 安徽请水寨村农民年收入翻10倍

不种水稻改种茯苓 安徽请水寨村农民年收入翻10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茯苓 水稻 石斛 材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