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既种粉蕉又育菌 橡胶林下出“黄金”


  谢学方了解到,乌坡镇有一家公司之前在橡胶树下种过竹荪,这家公司正好也有种植茶树菇的经验,茶树菇喜阴凉,恰巧适合在大的橡胶树下种植,于是,橡胶树下中茶树菇的项目在谢学方脑海中出现了。

  谢学方将项目上报后,马上得到了屯昌县农业局的支持,该局下拨了30万的资金,谢学方在上述公司的橡胶林内设置了茶树菇种植示范区,同时向两个村的合作社做了推广,走出了一条由企业带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橡胶树下种茶树菇的路子。

  王小铭是乌坡镇青梯村委会大户村的主任,2014年,他联合几名村民成立了“金铭农业种植养专业合作社”。他自己也成了林下种茶树菇项目的首个推广户。

  王小铭告诉记者,当初成立合作社,他首先搞的是林下种竹荪,但并没赚到钱,“后来谢副镇长找到我说了林下种茶树菇的项目,我觉得可以,就同意了。”他说。

  在王小铭家旁边的橡胶林内,有5个大棚,里面种的都是茶树菇,有的已经长成,有的刚刚露头,“这些露头的是采摘后又长出来的。”王小铭告诉记者,大概10几天前,第一批长的茶树菇已经开始采摘了,因为茶树菇生长迅速,刚采摘的第二天又会长出来,所以几乎每天都有新鲜的茶树菇。

  “因为现在销路没打开,所以只采了三个大棚,平均每天能采200斤左右,拿到镇上去卖,现在十多天已经卖了10000元左右了。”王小铭说,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他还雇了村里的八九名贫困户过来帮忙,既减轻了自己的压力,又带动了村里的贫困户脱贫。

  请专家培训

  向村民“授渔”

  从挂职的第一天起,谢学方就坚持以“科技服务三农”为宗旨,科技扶贫。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谢学方告诉记者,刚刚开展粉蕉种植的时候,很多村民不知道怎么种,损失了很多秧苗,“后来我申请了1000颗补种的秧苗,在地里一边看着他们种,一边告诉他们怎么种。”

  除此之外,谢学方还在各村委会组织科技培训。组织科技培训5期,培训农民300多次;组织乌坡镇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省科技厅在屯昌开展的“专利倍增”系列培训。积极发挥挂职地和原单位的桥梁作用,邀请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专家5次,开展橡胶种植管理技术指导。

  今年12月30日,谢学方挂职就满一年了,他将离开乌坡镇,回到原单位。谈到离别,谢学方说,“这一年,每天跟村民们在一起,已经习惯了,有些不舍,虽然我的任务完成了,但是村民们的致富之路才刚刚开始。”他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橡胶 橡胶树 科技培训 热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