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劲吹,黄叶遍地。“吃洋芋蛋。”在甘肃定西渭源县会川镇杨庄村,48岁的农民刘世权从煤炉里取出几枚烤好的马铃薯请记者品尝,热气升腾间薯香满屋。
近年来,在曾经“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等地,通过打造马铃薯产业,促进从种薯繁育到主粮化加工全产业链升级,昔日农民糊口的“救命薯”“洋芋蛋”,如今变成了致富“金蛋蛋”。
过去,刘世权家中的10余亩耕地只能勉强糊口。“那时候1斤洋芋收购价一二角,卖一部分、吃一部分日子就混过去了。”他说。
“混日子”从2009年开始改变。他和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下订单合同,由该公司免费向他提供马铃薯优质原原种,繁育出的马铃薯原种再由公司高于市场价收回。今年,刘世权繁育的3亩马铃薯原种收入8000多元。“公司免费提供的原原种价值6000多元,优质种子能保障收益”。
该公司技术员杜宏辉介绍,这几年,公司一直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免费向农户提供优质马铃薯原原种,再以高于市场价10%回收农民繁育出的原种。目前,该公司已在渭源4个乡镇建设原种基地4345.5亩,涉及农户1258户5510人。“使农户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1500元左右”。
渭源县马铃薯办公室主任徐景赟告诉记者,渭源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冷凉区,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非常适宜马铃薯种薯繁育。2015年,全县建成马铃薯产业基地18个,吸纳贫困户7530户参与产业基地建设,户均增收2500多元。
在“薯都”定西,马铃薯良种繁育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产业大发展。自2008年以来,定西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1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30万吨以上。而且,已经有一批当地企业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上先试先行,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事实上,马铃薯长期以来就是我国西部农民的主要口粮。一段时期以来,在定西等马铃薯产地,沾满泥土的“救命薯”“洋芋蛋”逐渐升级转型成了包装精美的大众食品。
数据显示,目前,定西已经研发出马铃薯主食产品18类,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马铃薯大众主食和休闲产品涵盖馒头、面包、饼干、薯条、马铃薯冲饮营养粉等。
定西市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地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可支配收入1488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2015年,安定区已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占生产总值最高的县区之一。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泓认为,如果马铃薯替代十分之一的现有米、面主食,我国相当于新增上亿吨鲜薯消费。“马铃薯主粮化的未来值得期待”。
落日熔金,红霞满天。刘世权告诉记者,明年,他打算继续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把上大学的小儿子供出来,日子越过越红火”。在他身后,村庄墙上的“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11-15/3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