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今年的核桃正式开杆啦!”伴随着80岁的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的一声令下,20多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一齐挥动手中的竹竿,将一株株核桃树顶端苍翠碧绿的核桃一一打落,核桃园里,满是一片丰收的欢欣和喜悦。这片由宫学斌力主引进、全程规划、一手经营的核桃林,不但成为龙大集团拓宽产业链的成功尝试,更造福一方百姓,为农民转型增收开创了新空间。
2.5万株清香核桃渐入盛果期
金秋九月,龙大厂区两侧的绿化带边,一株株核桃树枝头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走近树下,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树木清香迎面而来,一颗颗刚成熟的核桃,闪耀着翠绿色的光芒,在金风吹拂下徐徐摆动。剥开一只刚从枝头取下的核桃,绿色的果皮下,金褐色的薄壳轻轻一敲便应声而裂,泛着油香的饱满核桃肉霎时呈现在眼前。轻轻咬上一口,满是专属于成熟果实的清脆与浓香。
而在树下,早已垛成了小山般的一袋袋核桃,工人们正忙碌着将核桃搬上货车,送往加工车间。这片7年前宫学斌和他的“老头队”们亲手栽下的一株株幼苗,如今终于以丰硕的收成,回报着栽树人的汗水和心血。宫学斌告诉记者,这两年核桃刚开始结果,产量在7-10吨,而三五年后核桃进入盛果期,产量将达到可观的100-150吨。
8年前,宫学斌赴日考查,意外地发现超市货架上摆满了抢手的核桃食品,小到包装精致的果仁,大到压榨精炼的核桃油,主打绿色健康的宣传字样,让宫学斌颇受启发:“莱阳是省内驰名的蔬菜、水果产地,但近年来同样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转型需求,以核桃种植逐渐替代蔬菜出口,发展核桃产业,既能造福本地百姓,又能成为集团崭新的产业增长点,还能让国人吃上健康绿色的营养食品,可以预见的未来,核桃产业必然会实现‘多赢’。”
看准了核桃这个“朝阳产业”,雷厉风行的宫学斌没有丝毫迟疑,回国后,老人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对各种核桃的生长周期、果实特点和栽培技术反复比对,并多次向自己“孙子辈”的苗木专业大学生请教。终于,2009年,第一批2.5万株日本清香核桃在龙大集团生根,成为厂区一片孕育着希望和朝气的崭新风景线。
用做出口果蔬的标准管理核桃树
做了大半辈子果蔬加工出口,创建首批“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企业”之一的龙大集团,对于核桃,宫学斌可谓“手到擒来”,由宫老亲自命名的“核中宝”核桃,从种植、施肥、灌溉,到收获、去皮、烘干,再到分类、包装,每一个再细小不过的环节,都要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高标准严要求的准则,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一如既往。
常年来,龙大集团旗下产品执行着国内最严格的农产品检验标准,而由宫学斌一手引进、种植的核桃林,也概莫能外。核桃生长所施用的有机肥,是龙大集团污水处理厂污水池中的淤泥,经过多道严格工序的无害化处理后,深度发酵而成的纯天然肥料,既满足了植株生长所必须的各种养分,又令本被弃置不用的污泥“变废为宝”。
而在加工车间,面对着加工机械的轰鸣,已是耄耋之年的宫老同样一丝不苟:不时在流水线上查验是否有霉变、生虫的残次果,打开烘干箱查验核桃中的水分是否已经蒸发完毕,在流水线上注视着工人将遴选完毕的核桃逐一包好……老当益壮的宫学斌身上,依旧闪烁着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拓宽核桃产业,千方百计充实农民“钱袋子”
“原来这里是块空地,净是些杂草,对面那里是集团的污水处理厂,都是俺们‘老头队’的队长有眼光,种上了核桃树,不但能绿化环境,还能带领俺们致富呢。”拿着竹竿敲核桃的工人付连荣告诉记者。付连荣口中的“老头队”队长,就是“闲不住”的宫学斌,把龙大集团带上发展之路的宫学斌,转身又瞄准了黄土地里的“宝贝”。不愿在家享清福的宫老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得更胜寻常中年人,五六十斤装满核桃的麻袋,老人一只手轻轻松松就提了起来。
“我不抽烟也不喝酒,就寻思着找些新的项目,给社会做点贡献,让老百姓有点事做,多挣点钱。不要老了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谈起组建全程种植、管理核桃林的“老头队”,宫老脸庞上的条条皱纹随着笑容舒展开来:“老付这批老工人,从砖瓦场时代就跟着我打天下,现在都是退休在家、60多岁的老人,可我们这些人干了一辈子,突然闲下来还真不适应。”为了让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获,宫学斌将当年的老伙计们召集起来,成立了“老头队”,负责核桃的日常管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09-30/3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