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大西邵村告别了往日的寂静,开始了不同以往的忙碌,村民们精神抖擞,或在大棚,或在农贸市场,开始了新一年的奋斗。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这个位于峡山区王家庄街道的贫困村,算准了市场,大面积种植大蒜、蒜黄,实现脱贫致富。
“去年,我们村仅蒜黄一项就收入120万元。”在大棚里忙着收割蒜黄的村民麻杰告诉记者,过去他们只会种粮食,缺少产业、技术支撑,一直处于贫困线下。在有心人和有关部门的指引下,这个村转向发展蔬菜种植,主攻大蒜和蒜黄,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专业村。
“主要的客户是寿光、安丘、胶州,每天下午都会准时过来,每天都要卖出几千公斤,而且合作社统一化种植、管理,产量和质量有保障。”翟天斌是该村第一个种植蒜黄的农户,五年前他在从事农产品收购业务时,发现商机,改行开始种植蒜黄,一试成功,率先致富,现在已建立了6个大棚。
有了典型引领,村民也就有了尝试的方向,在翟天斌的带动下,村里先后有30多户村民开始种植蒜黄。他们根据市场需要,成立了悦涛果蔬专业合作社,从大蒜采购、育苗、技术、设备购买、销售等整个环节建立起完善的配套指导服务体系,抱团发展,形成了从西邵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多个村庄的蒜黄种植热潮。
“蒜黄生长过程中不能见光,要用节能灯照明作业,不然就会变色,价格会减半;再就是要及时通风、清除废料,维持湿度和温度,保证温度在15到18度之间,不然蒜黄的生长会很受影响,价格最好的就是生长到45到50公分左右的蒜黄……”当谈起蒜黄种植的窍门时,翟天斌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合作社会给社员提供技术指导,新社员有什么技术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咨询他们,他们也会定期进行培训,服务直接到地头。受良好的自然环境影响,这里的蒜黄质量好、产量高,深受市场欢迎。
蒜黄种植的成功,同时带动了周边的大蒜种植,该村300多户,现在家家户户都种大蒜,每亩能产2吨多。2015年,通过大蒜种植,每户增收一万多元。“除种植大蒜,我们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运蒜苗、清蒜渣,一个月下来能赚2500元。”村民李秀琴高兴地说,现在她可是“双职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03-03/30960.html